陈曼琪亲身体验现行通关流程 倡提升效率设港区“逆向隔离中心”
- 香港卫视
- 2022/08/22 17:00
-
收藏
-
25.5万
就香港居民往返内地的现行通关流程,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执委、香港立法会议员陈曼琪律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闭会建议及向香港特区政府递交建议书,建议两地互认通关核酸检测标准和结果,采“一地两测”提升通关效率,设港区“逆向隔离中心”,为有序增加通关配额创造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说,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是香港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陈曼琪认为,事实上,内地在严格实施“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同时,亦需有条件地保持对外开放,而香港可作为内地防控疫情的缓冲区,于疫情常态化后能够发挥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陈曼琪指,自疫情发生以来,香港累积了居民往返内地的巨大迫切需求,现行每日通关名额未能满足庞大需求。虽然内地推出 “人文关怀通关名额”前往内地,许多急需回内地的市民,例如非直系亲属病危人士,回内地升学、商务投资或办理房产、银行户口手续等人士,均反映其未被纳入“人文关怀通关名额”的八类人群。
另外,现行通关需在港区及内地口岸短时间内前后接受两次核酸检测,大幅增加两地通关所需时间。加之,现时通关时间动辄超过五至六个小时,长时间无间断的站立排队及处理电子二维码,对于长者、行动不便和体弱人士、携带大型行李者、妇女及儿童等均是身心俱疲,不胜负荷。
陈曼琪表示,就现行通关流程,收到不少香港市民的意见。而她本人近日亦循深圳湾口岸进入深圳,透过亲身体验过关安排、走访和专题研究,遂于8月22日正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闭会建议及向香港特区政府递交建议书。建议书要点包括:设立“关爱人员”照顾有需要人士及协助过关,两地互认通关核酸检测结果,有序增加通关配额及增设特别绿色通道,实施“一地两采”加快通关效率,以及先行先试设港区“逆向隔离中心”。香港卫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