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 | 深耕生态环境建设 十年创建“青山绿水宜美南充”
- 香港卫视
- 2022/10/16 11:00
-
收藏
-
58.8万
近日,四川省南充市召开了“南充生态环境保护这十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中心城市”专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充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
南充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曾小兵说,回顾过去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10年,也是南充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最大、措施最实、成效最好的10年。十年来,南充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守正创新,奏响了笃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共生之歌,坚持高位推进,南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统筹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全市上下共识,生态文明绿色生活人人向往,绿色节约低碳环保行动人人参与,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体市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据介绍,南充市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引领倒逼作用,坚持“双碳”目标引领,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打造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围绕建设“六个中心”社会目标,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形成。相关资料显示,自2019年以来,南充市在国省考核断面连续稳定100%达标,27条市级河长制河流水质优良率从70.4%(2017年)提升至92.6%(2021年),V类和劣V类小流域断面从22个(2016年)减至2个(2022年),3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美景再现南充;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南充市主城区PM2.5平均浓度从2014年的73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36.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从2014年的241天增加到2021年的336天,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土壤环境总体良好,全市受污染耕地和地块安全利用率100%。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南充市获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入选“全国十大舒适之城”。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南充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水十条”和《长江保护法》《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全面实施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守护好“一江清水”,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景美人欢成为嘉陵江畔一道靓丽风景。曾小兵告诉记者,下一步,南充市将持续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抓好绿色低碳转型、筑牢嘉陵江生态屏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六个方面工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绿色成为美丽南充更加坚实、更加厚重、更加亮丽的底色,让绿色成为擦亮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