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奥会面前 中美寻网络合作基础
- 香港成报
- 2015/09/18 16:44
-
收藏
-
11.0万
国家主席习近平下周访美,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日前率团队赴美,作为特使进行前期磋商。孟建柱主要负责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安全领域等工作,而这次出访的团队亦主要是公安、安全、司法与网络信息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估计这次磋商是涉及联合反恐、跨境追捕、打击网络罪犯,以及媒体聚焦的中国网络黑客问题。
两国经济相互依赖
互联网是信息重地,如何防止窃密及攻击,以免让不怀好意的人扰乱经济及破坏安全,是伴随新科技而来的新课题,战场在虚拟空间,是大家必须面对的事实。奥巴马及美国其他高级官员,近年都在不同场合,在网络问题上发表对中国的谴责与抨击,美国媒体消息指出,孟建柱经与美方举行会议后,双方已在网络攻击问题上达成“具体协议”,美国不会在习近平访美前就此向中国企业或个人实施经济制裁,不过就在孟建柱结束访美那一天,奥巴马却在马里兰州米德堡军事基地放下狠话:“如果要打网络战,我保证,只要我们想赢,就一定能赢。”可见在谈判桌下,暗涌?荡。
如果求同存异,中美两国还是可以在不少地方上合作的,比如是针对反恐这一块,剑指华盛顿的恐怖分子,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能力愈来愈强,反恐已突破一国界限,成为蔓延全球的共同问题;此外,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有大量贸易、投资、金融往来,一旦美国要赢网络战,在互联网上封杀中国,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难估算,而且一定牵连不少美国企业。所以,两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在反恐、打击互联网罪案问题上的共同目标,都成为促使双方在互联网安全问题上合作的“共同利益”,奥巴马在气言之外,也曾表示:“我们可以达成某种共识,确认双方都无意发动网络战,然后建立某些基本的行为准则。”
坦率谈判料有进展
在2014年“习会”时,新华社发稿,关于投资、气候变化与恐怖主义方面,用了“重要成果和共识”来形容,而网络安全就与南海争议、人权问题等归在一起,结果是“交换意见”,即是大家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拢不到一起,而在这一次孟建柱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商谈时,白宫在声明中用了“坦率、开放的交流”的字眼,进展得来不易。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