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受聘兰州大学 暨“爱我中华大讲坛·二十三讲”开讲
- 香港卫视
- 2023/04/25 09:47
-
收藏
-
63.3万
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迎来了宏觉寺主持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一行的到访。4月24日下午,徐黎丽教授等人亲切接待了这一贵客,并赠送了基地大型丛书三套:《中国陆地边境口岸行》、《中国陆地边境口岸志》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录》。徐黎丽教授代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为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颁发了基地兼职研究员聘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演示室”,兰州大学硕士生赵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心理过程进行了详细解说,使参观者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心理路径。
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一行参观了中国陆地边境口岸沙盘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门展示室。徐黎丽教授分别介绍了我国陆地边境口岸的分布特征,以及长城、丝绸之路和藏彝走廊三条通道对国内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作用。此外,她还讲解了不同边境口岸国门的建设现状、区域文化特征及国门建设对国家主权领土象征意义及传承边疆文化的实践意义。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一行对此次参观深表感慨,表示将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更大贡献。
兰州大学阿旺嘉措教授主持了“爱我中华大讲坛·二十三讲”的开幕仪式。在此次活动中,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从历史的角度详细梳理了自公元7世纪到现在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历史上,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汉传佛教文化开始传入雪域高原。公元9世纪中叶,以青唐驿站遗址为中心,汉藏高僧共同创建宗喀大慈宏觉寺,精心授戒培养了从西藏派来的青年10人。元朝时期,青藏高原正式纳入祖国行政版图,清乾隆皇帝先后迎请六世班禅大师、章嘉国师等八大呼图克图到北京推动汉、藏、满、蒙等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宗教中国化方向发展。新中国成立之际,十世班禅大师和喜饶嘉措大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成立。1951年12月15日,习仲勋同志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专程到西宁宏觉寺为首次进藏的十世班禅送行。西宁宏觉寺成为见证两位伟人深厚友谊之地,也因此成为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提出了宗教发展要中国化和时代化的观点,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跟党和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这次讲坛的开幕仪式不仅是对佛教发展历程的一次重要回顾,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发展的一次重要探讨。相信在阿旺嘉措教授的带领下,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会更加多元化,也将更好地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阿旺嘉措教授和徐黎丽教授在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的讲座结束后分别做出总结,对讲座内容进行了回顾和点评。阿旺嘉措教授首先表示,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的讲座为大家呈现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他认为,这对于我们在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他还强调了宗教发展的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深入贯彻中华文化传统和党的宗教政策,才能实现宗教的健康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徐黎丽教授则分享了对自己的启发和感想。她表示,在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的讲座中,自己深刻认识到佛教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同时,她也意识到在研究佛教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包括宗教、哲学、文化、社会等方面,这对于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噶尔哇·阿旺桑波活佛详细阐释了佛教中的逻辑学和哲学,并就“京藏古道”的研究历程与历史做了细致讲解。他认为,研究佛教文化需要兼顾宗教性和学术性,既要尊重佛教的信仰和实践,又要注重理性思考和学术探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佛教的内涵和价值。
此次讲座和交流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佛教文化的机会,还为他们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深入学习和探讨佛教文化,为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香港卫视仁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