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京藏古道”研究学术论坛在京召开
- 香港卫视
- 2023/05/22 15:39
-
收藏
-
89.8万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近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业务办公室、西南民族大学主办的“一带一路”与“京藏古道”研究学术论坛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下简称“藏研中心”)举行。藏研中心总干事郑堆、副总干事李德成,青海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噶尔哇·阿旺桑波,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专家学者,来自青海省、甘肃省的宗教人士、藏研中心相关人员及有关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参加此次论坛。
论坛上,相关专家学者汇报交流了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与藏传佛教发展研究”(17ZDA203)成果和进展情况,并就中期研究成果《京藏古道:基于元代北京至西藏古驿道研究》进行研究讨论。据了解,《京藏古道——基于元代北京至西藏古驿道研究》课题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与藏传佛教发展研究”课题中挖掘、延伸出来的子课题,“京藏古道”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是课题组首次提出和界定,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2019年,专家组正式启动调研工作。噶尔哇·阿旺桑波带领团队重走“京藏古道”,考察沿线的重要驿站和寺庙(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四川、西藏共1个直辖市7省3个自治区),与各地专家进行访谈,挖掘和整理出详尽资料。2021年,由郑堆主编、噶尔哇·阿旺桑波著的《京藏古道——基于元代北京至西藏古驿道研究》亮相于世,该成果进一步说明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献策献力。
论坛上,噶尔哇·阿旺桑波作了题为《论“京藏古道”是联结北京至西藏之间的四大桥梁纽带》的主旨发言。噶尔哇·阿旺桑波说,京藏古道是联结北京与西藏之间重要的交通纽带、政治纽带、文化纽带和民族融合纽带,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与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交织行走,极大拓展和丰富了祖国各地的古代道路交通,也极大拓展和丰富了今天“一带一路”建设的宽广内涵,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密切程度和中华民族共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说,元代驿站的畅通无阻,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八思巴(左)与忽必烈(右)
1247年,蒙古窝阔台汗之子阔端王和西藏宗教首领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历史性会盟,随后萨班致信西藏地方各地僧俗领主,劝导拥护统一,最终推动完成了元朝的统一大业,元朝在大都(今北京)建立了中央政府。忽必烈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与各地之间的联系,实现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宏图大业,在京藏古道基础上从元大都(今北京)到西藏日喀则萨迦寺之间设立的72个大驿站,建立了驿站、急递铺等交通设施与配置,为京藏古道换上新装,也使京藏古道的主干线得以固定下来。很多蒙古本部、雪域吐蕃、黄河流域的世家大族沿着驿站定居。这种以移民为主体的居民构成,在新迁地共克时艰的开发经历,使他们自觉地平等互助和包容博爱,创造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条件,初步形成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据悉,自从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藏传佛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一带一路”与藏传佛教发展研究的课题正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依据,坚持现实问题导向,全面梳理藏传佛教在内地、涉藏地区与境外的传播与发展现状,从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出发,深入探讨藏传佛教的转型、藏传佛教未来发展方向与路径,揭示出藏传佛教在转型过程中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其他学者分别发表题为《古道漫漫其修远 正心昭昭乃躬行》《从大都到萨迦——元代京藏古道的联通及历史意义》《京藏古道的辉煌历史和现实意义》《元代京藏驿路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程的传播学阐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兼论“京藏古道”的文化意义》《京藏古道甘肃临洮段在“三交”史中所处地位及其功能》《京藏古道上传播的佛学文化及其文化遗产》《从心出发,以路相连——浅谈京藏古道的现实意义》的发言,从不同角度和领域进行了深入研讨。
郑堆(右)向噶尔哇·阿旺桑波(左)颁发聘书
会上,郑堆代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向噶尔哇·阿旺桑波颁发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聘书。噶尔哇·阿旺桑波表示,很荣幸获得这份殊荣,未来将在藏研中心的指导下,继续做好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弘扬工作,同时,他也希望“京藏古道”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让“京藏古道”驿站遗址和沿线国保历史文化遗产能够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家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作贡献!(香港卫视 张楚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