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官电骗案 专业人士都中招
- 香港文汇报
- 2015/08/10 09:33
-
收藏
-
11.2万

警方昨日举行五区灭罪宣传巴士巡游活动,呼吁市民对电话骗案提高警觉。 黄伟邦 摄
苦主遍及教育金融医护界高层 上月838宗4港人落网
近月电话骗案猖獗,由于假冒手法逼真,长者以至年轻人都不幸中招成为受害者,假冒内地官员电话骗案单是上月就有838宗。据了解受害者遍及教育界、金融界及医护界的高层,年龄由20多岁至50多岁都有。警方昨日举行五区灭罪宣传巴士巡游活动,呼吁市民对电话骗案提高警觉。另外,警方过去一个月拘捕4名港人涉电话骗案,涉及9宗案件。警方目前已成立专责小组调查,并与境外执法部门,包括内地公安交流情报。
20多名警员及18区扑灭罪行委员会代表,昨日乘坐悬挂大型防骗海报的开蓬巴士,分别到蓝田、屯门、荃湾、长沙湾及铜锣湾派发提防电话骗案的宣传单张。众人联同耆乐警讯会员首先在蓝田向店彭职员、街市档主及市民派发单张,及讲解防骗意识。他们其后乘坐巴士到下一站继续派发单张,而巴士会在每个站停留约半小时。
骗案较去年同期升近七成
东九龙总区刑事总部高级警司曾正科公?,今年首7月共有2,371宗电话骗案,其中1,038宗为假冒内地官员电话骗案,单是上月就有838宗。整体数字较去年同期增加近七成,涉及金额高达1.7亿多元,银码较去年同期上升6.7倍。他估计,骗徒认为假扮内地官员,再配合虚假网页作案较易成功,故此案件数字在7月急升。
涉跨境电话追踪执法有难度
假冒官员来电勒索骗案高企,但警方目前仅拘捕4名港人,当中两人涉冒认本地执法人员。曾正科解释,涉案骗徒主要来自内地及东南亚,通常以网络电话致电市民,由于涉及跨境电话,加上汇款银行户口为境外户口,故警方无论是追踪及执法均有难度。曾正科又称,警方目前已成立专责小组调查,并与境外执法部门,包括内地公安交流情报,并与通讯局正研究为境外电话标示符号以兹识别,指如有计划将尽快推行。
曾正科续指,当市民收到电话骗案,骗徒会?用严厉语调以塑造可信性,受害者往往急于澄清自己清白而向对方提供个人资料。他呼吁市民被要求交出个人资料或财产时,要保持冷静,应再三查核来电者的身份,亦可以联络有关机构的人确认真伪。
蓝田街坊周小姐表示,自两三个星期前开始接获电话骗案,“一时扮中联办、一时扮速递公司,要求你汇钱”。她指自己心中有数,一般直接挂线。她又说,通常每隔数天在工作时间收到该类电话,而对方更会“打晒成个office?头电话”。她指所有同事现时均不会接听没有来电显示的电话。她促政府加强执法杜绝有关骗案。
参与派发传单活动、少年警讯成员欧同学表示,有居于私楼的朋友险遭蒙骗,她引述其朋友指有一名男子自称是渠务署职员按铃,要求屋主开门让他入屋进行维修,于是其友人打算致电保安员求证之际,对方已经逃之夭夭。
蓝田街坊黄太及其儿子则表示,电话骗案无法无天,现在连年轻人也受骗,希望政府加强宣传。
-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