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CBA选秀:篮协没错 易建联是反面教材
- 大公网
- 2015/05/21 11:13
-
收藏
-
16.5万
谁不愿意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打球?但这个规定在第一时间掐死了这些球员的美梦。说起来,这也算是易建联对中国篮球规章制度建设的一大贡献。
北京时间昨天上午,NBA选秀抽签结果出炉,在此之后不久,中国篮协也公布了CBA选秀方案。不出意外地,方案出炉后自然招来了大部分质疑声,一位网友在评论里边直斥篮协:“让篮协去管NBA,两年能把NBA玩废。”
我们不否认,中国篮协或许确有这样的实力,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篮协的坏名声也非一日而成。但这件事若害得篮协被骂,还是比较冤枉的。或许是太多习惯了NBA选秀大会的中国球迷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
中美人才培养机制不同
美国球员唯一进入NBA的途径就是选秀,或者进入乐透区含着金钥匙进入联盟,或者在后半段被选中成为可有可无的尴尬角色,就算60个签位都没人选您,也有机会进入NBA下属联盟NBDL或者跟随NBA球队打夏季联赛谋求工作合同。
而中国球员进入CBA的途径就大不相同了,即使是如今确立了明确的选秀制度,也有这样一条补充:“为鼓励俱乐部培养后备人才,符合以下条件(由俱乐部自行培养)的球员在由俱乐部上报联赛办公室并经过公示后,符合规定的球员可以直接和俱乐部签约参加CBA联赛。”
北京首钢、广东东莞银行这些CBA豪门都有成熟的梯队,只要是俱乐部培养的球员可以不用通过选秀直接参与CBA联赛,这是和NBA球队最大的不同。NBA球队并没有什么“梯队”,每支球队只有15名球员,寻求新鲜血液只能靠选秀。而中国的优秀篮球苗子多半在高中时候就已经显露头角,与各个CBA球队签下合同,我们的选修制度只能算一个“查缺补漏”,与NBA的选秀大会性质完全不同。
担心摆烂?这完全不是问题
还有球迷担心这种“倒摘牌”的模式(战绩最差的球队拥有状元签,以此类推)会导致众多CBA球队进入“摆烂模式”。这些球迷大概也是活在了NBA的世界里:每年都会有一些NBA球队的赛季主题就是“直奔选秀大会”,因为那里有能让他们脱胎换骨、鲤跃龙门的大神存在。连一向疯狂追求胜利的科比也对湖人摘下榜眼签表示欣慰。
但CBA就绝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如前文介绍,我们的选秀大会上基本上不大可能出现那些能以一己之力改变一支球队的大神级人物,若能有一些查缺补漏的角色球员就算不错,与其指望这些球员来当救世主,还不如选个好外援来的实在。
取消球员3年参加CBA选秀的规则太严?
中国篮协明确规定:如果因为球员的原因未与俱乐部签约,则取消该球员未来3年内再次参加选秀的机会。很多球迷指出这个规定非常不合理,因为NBA并无相似规定。
其实关于“选秀球员不愿与俱乐部签约”,中国球迷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想当初易建联参加NBA选秀大会,原本指望勇士这样的大城市球队能够接手,谁想到被密尔沃基雄鹿截胡。于是我方代表以城市小、天气冷、当地华人少等各种理由为托词,甚至发出“宁可在广东宏远再打一年”的狂言,也就是不肯去密尔沃基。
最终,在明确了雄鹿方面“我们握有你的合同,所以我们不交易你,你就没有权利为其他球队打球”的态度之后,易建联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来到寒冷的密尔沃基,开始了自己失败的NBA之旅。
可以想见,有类似想法的中国球员不在少数:谁不愿意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打球?但这个规定在第一时间掐死了这些球员的美梦。说起来,这也算是易建联对中国篮球规章制度建设的一大贡献。
文/大公体育 刘派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