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默克尔访日提醒安倍正视历史

  • 东方早报
  • 2015/03/10 10:15
分享到:
  • 收藏
  • 15.9万

▲ 3月9日,东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后共同出席记者会。默克尔在9日早些时候的一次公开演讲时指出,正视历史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尤为重要。德国总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之际访日并发表这一言论,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德总理7年来首访

        双方将就安理会改革合作

        日本未推销中日纠纷日方立场

        “如果没有邻国的大度姿态,和解不可能实现。但是另外一方面,德国也有着实事求是面对历史的意愿。”

        ——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东京公开表示

        据新华社报道,正在日本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9日在东京发表演讲时指出,正视历史是德国重返国际社会的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对德日意义重大。

        默克尔9日一早抵达东京,展开对日本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这也是她时隔7年再次访日。

        默克尔当天在东京演讲结束后被问及德国认为日本该如何克服与中韩两国的历史纠纷问题时指出,正视历史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尤为重要。德国背负着纳粹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历史,纳粹德国曾背负了残杀大量犹太人的历史,二战后“通过彻底地与过去诀别”而被国际社会接纳。与此同时,被侵略国也展现大度,才实现了双方的和解。

        中国外交部此前多次表示,日本与德国在对待历史问题上的作法形成鲜明对比。

        9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北京就默克尔访日言论表示,中国对日本体现了宽宏大量,问题是,日本要在侵略历史问题上展现诚意,不能罔顾历史。“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

        德国国内赞同正视史实

        9日,默克尔在东京发表演讲。演讲结束后默克尔就“日本应如何解决与中韩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对立”这一提问回答说,德国背负着纳粹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历史,不过,正是由于德国正视过去的历史,才在二战后被国际社会所接纳;而整个欧洲地区也在几个世纪的战争历史中汲取教训,1945年之后采取和解态度。

        默克尔在讲话中提到了德国已故总理魏茨泽克在1985年发表的一篇演说。在那次演说中,魏茨泽克将二战在欧洲的结束称为“解放日”,并指出,无视过去就看不见现在。

        “没有邻国做出的大的和解举动,这是不可能的。”默克尔在被问及二战后德国是如何与曾经的敌国和解时指出,正视历史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尤为重要,“……德国国内赞同正视史实。”

        她说,战争是德国的沉痛记忆,德国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对德国和日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一年。

        《朝日新闻》指出,德国政府发言人曾在2013年12月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表态说,每个国家都应该以“诚实”的态度定位自己在20世纪战争中的角色。而最近,部分德国媒体也开始出现担忧安倍政权“右倾化”的论调。

        就在默克尔8日启程赴日前,德国《南德意志报》发表文章指出,安倍晋三政府代表右翼保守势力,对外界有关日本如何对待二战问题的批评“非常敏感”。该报援引默克尔发言人赛贝特的话表示,“一般来说,所有国家都应该对20世纪发生的可怕事情正直地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并强调“德国一直铭记这些,并认为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所有国家”。

        日本能否展现诚意是关键

        9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默克尔的表态向发言人洪磊提问:“二战后的法国和德国都为彼此和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你是否认为中国和日本也应如此?”

        洪磊表示,王毅外长8日已在记者会上指出,历史问题多年来困扰中日关系。“正如中国的外交老前辈所讲,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日本体现了宽宏大量,一直将少数军国主义者的罪行和广大日本人民区分开来。问题是,日本要在侵略历史问题上展现诚意,不能罔顾历史。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希望在这样一个重要年份,日本当政者能在历史问题上做出正确选择。”他说。

        去年上半年安倍欧洲巡访时,德国是其第一个访问地。日本媒体报道称,安倍访德强调两国的相似之处,是一种想要回避对历史观批判的掩盖行为。

        2013年12月26日,安倍晋三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2014年,安倍在历史修正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妄图修改和平宪法,并积极谋求行使集体自卫权。围绕今夏将发表的二战结束70周年的首相谈话,安倍自今年年初以来已数次暗示,不会沿用前首相村山富市在50周年谈话时使用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等关键措辞。

        不过,安倍右倾动向也遭遇了来自日本国内的强烈反对。

        据共同社9日报道,战后70周年首相谈话相关专家会议的代理主席、国际大学校长北冈伸一在当天演讲中把“过去那场大战”定位为“侵略战争”,并称“一定要让安倍首相说‘日本进行了侵略’”。

        日本广播协会(NHK)9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安倍内阁和自民党的支持率明显下滑。制定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法案是今年安倍政权的施政重点,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的受访者赞成制定相关安保法案,而半数以上的受访民众表示,不清楚安倍政府和执政联盟正在磋商的安保法案内容。

        德日确认将携手反恐

        日本《朝日新闻》援引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汉斯·希尔伯特的话说:“默克尔选在二战结束70周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访问日本绝非偶然。”

        舆论普遍认为,默克尔此行主要是因为今年6月德国将主办八国集团(G8)峰会,默克尔希望在紧张的乌克兰局势和反恐问题上摸索与日本合作的可能。

        当地时间9日傍晚,默克尔与安倍晋三举行会谈。据共同社报道,在日德首脑会谈中,双方确认将为乌克兰的和平与稳定发挥积极作用。鉴于发生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制造的日本人质事件等,两国首脑还确认了将在反恐对策上携手,此外还将就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展开合作。安倍就俄罗斯回归G8一事称“为时尚早”。

        据悉,在访日期间,默克尔将参观东京郊外的日德合资工场。默克尔此次访日带来了一个德国经济代表团。

        默克尔此行是她自2005年执政以来第三次访日,也是7年来的首次,上一次访日还要追溯到2008年参加八国集团日本北海道洞爷湖峰会。而与此同时,中德高层互访热络。根据德国媒体的统计,截至去年7月,默克尔访问中国多达7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3月首次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则在2013年5月和2014年10月两次访问了德国。

        “尽管德国政府把日本、中国、印度放在外交上的最重要位置,但默克尔本人与日本较为疏离,在2013年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与中韩关系恶化时,德国政府也敦促日本解决纠纷和推进摆脱核能的路线,与安倍主张核能路线相左。”NHK分析称,“默克尔平均大约每年访华一次,与中国首脑、部长、企业高管开设对话平台,是谋求贸易立国的德国深知中国巨大的市场的重要性。相反,日本首相频繁换人,没有加深首脑关系的环境,导致德国对日中两国的态度形成对照。”

        据悉,安倍向默克尔说明中国在东海、南海的行动,并提议发达国家需要合作和采取应对的想法,要求德国理解。不过据NHK披露,日本政府也认识到,德国与欧洲各国一样,并不想插手东亚事务,所以日本不会向德国等欧盟国家强加日本在中日纠纷当中的立场。

  •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游泳世锦赛赛程调整
新浪网 2015/03/10
曝邱启明疑涉斗殴案
新浪网 201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