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完片担保:中国电影产业真正走向工业化

  • 中国日报网
  • 2014/06/30 16:57
分享到:
  • 收藏
  • 14.0万

    “完片担保模式”在欧美等电影工业发达地区已被广泛应用和认可,但在中国内地市场尚未破冰。为将这一模式引入中国,促进电影产业规范化,完成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对接,在昨天举行的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影视金融产品本土探索”论坛上,与会者直接探讨了适用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完片担保模式”。令人关注的是,影片《如果还能遇见你》和《双重记忆》的“完片担保”签约同时举行,标志着真正首度试水。

  据悉,在这两部影片的拍摄期间,“完片担保”机构将扮演制片方的监理顾问角色,严格把控预算开支、拍摄进度等一系列问题。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模式的落地,将是中国电影产业真正走向工业化的重要一步。

  中国电影为什么需要“完片担保”?电影人唐季礼说,一方面,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另一方面,中国金融业也迅速发展,掀起了一股“基金潮”,一批投资人也有意愿进入电影产业,却因为对行业不熟悉而产生投资风险上的顾虑。因此,就需要一个既懂得影视运作流程,又能严格把控资本预算的第三方,而“完片担保”机构就很好地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

  在美国和欧洲等地,电影项目获得“完片担保”已成为一种惯例。美国最著名的“完片担保”电影金融公司代表罗伯特·斯多尔说,“完片担保”这样一个影视金融产品,对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非常必要。“中国电影的制作成本在上升,其票房也在飞速增长,并逐步走出国门,立足海外市场。而‘完片担保’能够为这个行业带来透明度,同时也能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罗伯特·斯多尔还带来了一款为服务中国电影市场开发的“完片担保”软件,电影剧本完成页数、收工时间、财务报告等细节都将一一被记录。通过使用演示,让大家体验了一把“完片担保”人的日常工作内容。

  在业内人士看来,“完片担保模式”在中国的推广,其意义不仅是在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促使行业更为规范透明化,更在于扶植有潜质的青年电影人。“完片担保”公司盛万影视何晓秋说,对于像冯小刚、张艺谋这样的大导演,票房号召力强劲,不愁找不到业内外投资。而对于电影行业的新锐导演,如果要投融资,就要借力非行业资本。“完片担保”机构的介入,能够使得青年影人在融资时更易获得投资人的信任。

  •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