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内地客改消费模式 港零售恐难现高增长

  • 新华社
  • 2014/06/06 14:24
分享到:
  • 收藏
  • 14.9万

        新华社香港6月6日电(记者苏晓、王小旎)香港4月份零售数据出炉,零售总额录得5年多来最大跌幅,有业者形容情况严竣。分析指出,香港零售额下跌主要是受高基数效应拖累,进入7月份,此效应消失后零售业可回复增长;不过,由于内地旅客消费模式改变,港零售业高增长期或一去不返。

        数据显示,4月份零售总销货价值同比下跌9.8%,是连续3个月出现同比下跌,跌幅较3月份扩大8.3个百分点,也是自2009年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扣除价格变动后的总销货数量,4月份亦录得9.5%的同比萎缩,较上月跌幅扩大7.0个百分点。

        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经济研究员张文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份零售业销售额下跌,主要受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减少拖累。去年4月份金价大跌,很多珠宝店的黄金被抢购一空,使去年名贵礼品的零售销售额急升。在较高的比较基数下,今年4月份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类零售销售货值同比大跌39.9%。

        “去年4月珠宝首饰、黄金等销售额升了约70%”,张文晶说,名贵礼品占香港零售额总体约20%,“所以这方面大跌,对整体影响会比较大。”不过,民生类物品如食品、衣履等零售销售额仍有稳健的增长,分别达5.2%和11.6%。

        “4月零售下跌为一次性因素所致”,恒生银行高级经济师林俊泓表示,去年抢金潮推高珠宝钟表销售值基数,撇除该类别,4月零售值按年增长2.3%,较3月份0.4%加快。

        分析师表示,去年的高基数效应在5月和6月份仍会发挥作用,因此预计5、6月份的零售额将出现2%至3%的负增长,不过,由于反映香港本地消费的耐用消费品跌幅收窄,消费基础能力仍在,预计进入下半年,即7、8月份,香港零售额可回复至8%至9%的正增长。

        分析师还指出,内地旅客消费模式正逐渐改变,过往靠名贵礼品强劲销售带动的情况难以维持,香港零售业尽管进入下半年可回复增长,但以往两位数高增长的日子或一去不返。

        实际上,虽然4月份零售数据差,但同期内地旅客来港人数并无减少,同样以内地客为主要销售对象的化妆品,4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8.6%,可见内地客消费信心无受影响,改变的是内地旅客的消费模式。

        内地旅客消费模式转变,早就有迹可寻,据香港名牌手袋租售店米兰站主席姚君达介绍,香港整体的零售市场包括奢侈品市场在去年初已开始出现增长放缓的情况,而去年圣诞节后,整体销售量更是急转直下。

        “内地提倡节俭,在反贪腐的风气下,很多游客的消费已较以往保守。”香港珠宝制造业厂商会主席林志强也观察到这一转变。

        “我们以前平均售出的单价约5万港元左右,最近跌至2万;而单价约50万港元的大额成交也都有减少。我担心下半年还会差下去。”姚君达表示,奢侈品销售情况变坏,主要与内地经济增长放慢、旅客在港消费减少有关。

        “目前内地消费者从过去买名贵礼品降到买中档价位消费品”,张文晶说,“这种消费模式的转变从总体来看,会使香港零售业慢慢趋于稳定的增长。”(原标题:新闻分析:香港零售业高增长日子或一去不返)

  •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