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保留品德加分更需保证操作公正

  • 星辰在线
  • 2014/05/27 17:54
分享到:
  • 收藏
  • 13.4万

        截至目前,31个省份均已正式出台高考新政。其中,各地加分大瘦身最引人关注。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13个省份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甚至奖励加20分。(5月25日  《法制晚报》)

        高考保留品德加分,是一个令人倍感温暖的消息。至少在高考习惯看重分数的当下,画出了靓丽的一笔。学生个人品德修养通过高考获得认同和利好,无疑是对今日教育重智轻德的一个微妙“顶撞”,必将有利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化。

        但是,品德是一个内在抽象的东西,是一个人稳定的道德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内化,品德以善恶为标准,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这就为品德的考量增加了难度,人们只能通过品德的外化行为来评判一个人的品德优劣。这样一种评判方式极易造成误差,因此消除误差成了品德评判的重要保障。

        既然品德好能获得加分,就必须保证评价的公正和公平,使利好真正落到品德最优秀的学生身上,而不是落到最需要的学生身上。这就迫切需要制订一个全省统一而不是各自为政的评价细则,严禁超越细则制作“土办法”。各省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家长和学生参与,并对评价结果和加分学生材料及时向社会公示,确保评价在阳光下进行。坚决打击暗箱操作、指标买卖、利益交换、内部截留,提高违规违纪成本。

        各校可以建立学生品德成长档案,对学生突出事迹及时记录归档,为毕业品德评价提供依据。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助人为乐,拾物不昧,在行动上弘扬正气和美德。为有效规避作秀造假,班主任应当公示学生优秀事迹,交由全班讨论甄别。在毕业品德评价时,班主任应负责提供学生平时记录材料,对评价结果不得做任何暗示和强制。

         高考保留品德加分,事关学生品德修养甚至高考前途,势必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确保评价公平、公正也就事关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品德。

  •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别让高考加分成了“万能奖”
齐鲁晚报  2014/05/27
让高考加分回归其本来意义
金羊网(广州) 201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