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三言两语说警察
- 新浪微博
- 2016/06/12 09:36
-
收藏
-
72.8万
警察的生涯不能要求处处有掌声,警察的执法与服务,只有对得起公正、公开、公平,即便一时遭遇误解甚至责难,依旧可以痛并快乐着。
当今警察应具备:追求公平正义的信仰精神;追求依法治国的理性精神;追求自由平等的博爱精神。三者即为警察的人文精神。再强大的人也有示弱时候,再善的人也有作恶的可能,警察应如弗洛伊德所言,须具备发自超越自我精神层面的“负疚感”,时刻准备着为社会的安宁披上一层法治的防护罩!
警察之“八有八无”观:有法治之心而无人治之思;有公正之心而无权力之欲;有平等之心而无等级之念;有服务之心而无衙门之风;有博爱之心而无暴戾之为;有闻过则改之心而无文过饰非之实;有疾恶如仇之心而无事不关己高高挂已之想;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之实而无花拳绣腿之虚。
警察的职责是保障绝大多数人安居乐业,让另极少数人如坐针毡。警察不是为一己之私而奋斗,而是为践行法治而努力,并致力维护法治的生命、权威、秩序。法治一词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是人类文明前行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一坏。法律面前没有异端,只要他不背离正义的法律,就应允许其自行其是。
有人问:如何看待有人动辄对警察非议?我回答:人们之所以对警察有“非议”,实为恨铁不成钢,该反省的是警察自身,而不应恼羞成怒斥为“非议”。警察应在法治前提下,心生怜悯,宽容对待任何所谓“非议”你的人,这是法治要求警察成长之代价,唯如此,方能驱去笼罩在警察身上的阴影。
我的从警心得:执法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办成铁案,而在于办案过程中是否体现了程序正义;依法执法是警察的职业尊严,依领导看法执法是警察职业及人格屈辱;追求法治可能遭遇痛苦,忽视法治只能走向坟墓;虚报浮夸是件美丽但不遮体的衣服,依法务实是个遮阳挡雨的雨伞。
我倡议标准化执法,反对野蛮化执法,不提倡所谓人性化执法。前者涉嫌践踏法律程序及人权,后者难免有损执法权威。如:香港警察抓人常说“你有权不说话,但是你说的每句话都会成为呈堂证供”就是标准,但若说:“亲,请跟我们走一趟”,虽然很人性化,但不是标准化,至于野蛮化就不用说了。
寄语警察:我们在警务过程中,离不开与公众打交道,当下,警民关系尚不尽人意,但无论如何,当警察都应持有一份平等、宽容之心。切忌一执法就盛气凌人,一交流就居高临下。依法执法,勿忘以人为本;走访交流,勿忘平等待人。须知,你既是一个警察,更是一个人,善待他人,其实是善待自己。
我之警务改革观:以宪法为根本,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不是扩张警察权,而是规范警察权;不是强化警察对社会的全面掌制,而是不断激发社会的发展活力;不是让警察承担无限的社会责任,而是承认社会自治的功能。形成社会治安管理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参与转变。
一名警察,无论在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社会,在与公众打交道的时候,切忌居高临下、自以为是,仿佛公众不理解、不支持都是他们的错。其实,对公众而言说,只要法无禁止,有权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生活,包括说话做事,尤其不能当你不知不觉侵入他们的生活,还振振有词:我真的是为你好!
警察的生涯不能要求处处有掌声,警察的执法与服务,只有对得起公正、公开、公平,即便一时遭遇误解甚至责难,依旧可以痛并快乐着。唯当你倚强凌弱乃至徇私枉法之时,即便“赢”来一阵掌声,终归是有辱职责并愧对公众!三十多年来从军从警一路跌跌撞撞,我始终坚信:恪守法律,做好自己!
来源:新浪微博@段郎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