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来了 比杭州灯光秀更震撼的是创新力量
- 浙江在线
- 2016/08/31 14:47
-
收藏
-
48.8万
这两天,随着G20峰会的日益临近,钱塘江畔的灯光秀刷爆了朋友圈,震撼了很多人。这背后凸显了杭州的创新的力量,其实比灯光秀更震撼的正是杭州的创新力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在白居易诗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柳永笔下,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在马可波罗眼里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
然而杭州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风光。在这里还有中国最活跃的民营经济、这里更是创业者的天堂。创新,正成为这座城市最闪耀的新特质。未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传诵了八百多年的佳话,或将被新的传奇彻底刷新。
这两天,随着G20峰会的日益临近,钱塘江畔的灯光秀刷爆了朋友圈,震撼了很多人。这背后凸显了杭州的创新的力量,其实比灯光秀更震撼的正是杭州的创新力量!
那么杭州都有哪些“创新符号”和“活力数据”,你知道吗?今天,《浙商》杂志征求了广大浙商的意见之后,独家发布杭州10大“创新符号”,10大“活力数据”。
10大“创新符号”
1、阿里巴巴
21世纪以来,如果说有一个企业正让杭州变得“有些特别”,那一定是阿里巴巴集团。从B2B的国际贸易平台阿里巴巴再到B2C的消费平台“淘宝”,再到在线支付工具“支付宝”,再到互联网金融平台“蚂蚁金服”,以及如今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阿里云”,足见这家企业的创新是多么强大。十几年来,阿里巴巴一直引领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改变着杭州这座城市的创新基因。
因为阿里巴巴,杭州变成了“世界电商之都”,目前杭州集聚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子商务网站,在电子支付、云计算、快递、网络营销、信息技术、运营服务等领域涌现众多专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商。而那些阿里培养的人才在杭州掀起了创业创新的热潮,让这座城市如同青春正当时一般热血沸腾。
2、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
这是一片因产业而生的土地。因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设立,滨江区应运而生,也由此背负重任。滨江显然不负使命,这里已经成为杭州信息经济的样本区域。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新华三集团等企业已成为高新区(滨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同时,聚光科技、矽力杰、宏杉科技等一批信息技术“新贵”正在崛起。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滨江)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以17.1%的GDP增速领跑杭州和全省。其信息技术产业更是实现收入879.1亿元,同比增长31.1%。
3、浙江大学
一个大学能否引领杭州创业创新的奔腾的洪流?浙江大学正达成这一使命。据2016年1月公布的ESI数据,浙江大学有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居全国高校第二;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同时,浙江大学也正从专注学术的“东方剑桥”向鼓励创业的“东方斯坦福”转变。统计数据显示,“浙大系”创业者已遍布互联网的各个领域,与全国的创业者相比,他们更热衷于投身游戏、硬件、社交、工具等领域。在“浙大系”项目中,A轮及以上的项目占总已经融资项目的57.2%,超过全国已融资项目阶段的平均水平,拥有极好的发展空间。
4、梦想小镇
梦想小镇是继阿里之后,很多人来杭州参观考察的必选地之一,它已经成了杭州的一张创业新名片。这里正成为天下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起步的摇篮,让梦想变成财富,让梦想成真。
梦想小镇的目标是建成国内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创客社区”、宜居宜业的小城镇。计划3年内集聚大学生创业者10000名,创业项目2000个;集聚基金(管理)及相关机构300家以上,实际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000亿元,金融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元。
5、海创园
当海创园设立时,也许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海归潮会这么快就成喧嚣之势,而由海归人才带动的科技创新热潮更是鼓舞人心。2011年成立至今,海创园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技工贸总收入由203亿元上升到1500亿元,税收由11.7亿元上升到105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到近70%和80%;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800多人,其中“国千”人才86人、“省千”人才115人。
6、新金融
杭州拥有以蚂蚁金服、铜板街、51信用卡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互联网金融企业,北京大学的一份报告显示,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杭州位居第一。此外,杭州的财富管理、股权投资的规模和活跃度均在全国名列前茅。南山基金小镇等金融小镇层出不穷。
以建设区域金融总部中心、全国财富管理中心、全国新金融服务中心、全国互联网金融中心为目标的“新金融”已成为杭州的另一张名片。
7、智慧城市
无论是在全国率先免费开放WiFi、在医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还是“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智慧运用方面,杭州都走在了全国城市智能化的前列。
这其中的代表就是市民卡和移动支付。杭州市民卡集医疗、交通、教育、公共服务、第三方支付、个人征信、互联网金融等各种功能于一卡。此外,杭州已悄然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之城。杭州98%的出租车、超过95%的超市便利店、超过50%的餐馆都可使用移动支付,甚至相当部分的菜市场小摊也能用手机买单。
8、公园免票模式
本世纪初,杭州逆势而动,在西湖拆掉围墙,取消门票,成为全国第一个免门票的5A景区。西湖免门票十年间,游客数量增加2.1倍,旅游总收入增长3.7倍,达到上千亿元。
其实,杭州在公共服务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这里有全国最多、最好的免费公共厕所,带来的是人性化的关怀,一座幸福的城市首先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地方。当然还有,从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到微公交上线,再到曹操专车这样的电动网约车,绿色出行成为杭州一道亮丽风景线。
9、云栖大会
云栖大会正成为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科技盛会。去年的云栖大会,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前沿科技集中亮相,这个由马云首创、阿里召集的科技大会越来越受瞩目。
今年大会规模将比去年翻倍,从原本2天的议程增加至4天,从10月13日持续到16日,届时将有超过400场主题演讲、数万平米创新展览体验区和国内外顶尖科技亮相,估计参会人数将达到5万。
10、创意设计
这是一个以设计引领产业方向的时代,而在杭州凭借中国美院的人才优势已经成为中国创意设计一线重镇,拥有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国家级工业设计基地,4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2012年,中国美院教授王澍获得了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G20期间,钱塘江南岸11幢高楼将组成了一幅巨幕,一段12分钟的动画大片缓缓跃过:钱王拉弓射潮,春天的鸟语花香,夏日的荷叶田田,还有那翩翩起舞的动漫机器人,每一段都代表了杭州创意设计的实力。
10大“活力数据”
1、10.8%:上半年GDP增速
2015年,杭州GDP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国第十个跨越万亿级的城市。今年上半年,杭州GDP达5021.18亿元,增长10.8%,增幅分别高于全国、浙江4.1和3.1个百分点,在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居首位。在这样的GDP中,信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
2、48316元:2015年人均收入
2015年,杭州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16元,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上海、北京、苏州。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71元,已经超过苏州,增长8.8%,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增长较快,涨幅分别为19.4%和20.0%。
3、50家:民企之都
8月26日,全国工商联正式发布“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杭州市有50家企业进入榜单,占全国的10%,占浙江省的37.31%,上榜企业数第14次蝉联全国第一,杭州是名副其实的“民企之都”。
随着杭州城市活力的不断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省内各地民营企业都热衷于把总部迁到杭州。
4、18家:创业高地
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和估值规模,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一个城市的创新活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在艾瑞咨询《2016中国独角兽企业TOP300》排行中,杭州有18家入围,成为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第四大独角兽企业集中地区。这些独角兽企业的总估值达到了753.3亿美元,超过深圳位居第三。
5、113家: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
商业的活力正带动杭州孵化器的蓬勃发展,创投界正在吹“杭儿风”。目前杭州将向国家科技部争取列为创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试点城市。
截至今年6月,杭州市已投入运行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众创空间达到了113家。其中孵化器14家,在孵高新技术项目480多项,在孵企业380多家;众创空间99家,已累计入驻双创团队1430个,注册企业938家,注册资本累计19.24亿元。目前平均每天有4.5场跟创业相关的活动。
6、60839件:2015专利申请数
早在2013年,杭州年专利申请量就已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副省级城市第二。2015年杭州市申请专利60839件,同比2014年增长25.2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7777件,同比增长20.29%;全市授权专利量46245件,同比去年增长37.85%,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296件,同比增长49.42%。
2015年,杭州市共17项专利获得十七届中国专利奖,其中外观设计金奖1项,优秀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4项,杭州市知识产权局获得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优秀组织奖。
7、76737人:2015年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杭州接收高学历毕业生的人数,近几年大幅上升。2015年,杭州市共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76737人,同比增长9.38%。领先全国的省会城市。
2015年接收的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学历人数同比增加17.47%。说明杭州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人才层次的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电子商务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占接收较高比重,分别为3.70%、2.56%、2.27%、2.23%、2.03%——这印证了杭州“互联网+”发展势头良好,杭州的国际化程度也正在不断提升。
8、3人:首富频出
杭州已经成为中国富豪集中的区域之一。丁磊、宗庆后、马云3人都曾先后登上中国首富的位置。若论诞生中国首富最多的城市,非杭州莫属。
范围再扩大一点,今年杭州有32人登上胡润富豪榜,排名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位列全国第四。按官方公布的人口计算,杭州每230人中就有一人是千万富豪。
9、70.8%:政府权力事项清减率
杭州已经实现了“四张清单一张网”全覆盖,权力事项清减率达70.8%。目前,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平台已经服务两周年,整合了行政审批部门32家,审批事项580个,可实现网上运行的办事事项377个,形成了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互动交流、数据开放等功能于一体,省市县乡统一架构、多级联动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10、32.4%:创业项目年均增长率
杭州是2015年全国创业项目增长最快的城市,2015年创业项目共计1364个,年均增长率32.4%,其中503个项目获得融资,占比37%,与上海持平,高于深圳的31%。
自2013年以来,杭州公开披露的获融资项目以年均100个的数量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160%以上,北京、上海、深圳的增长率分别为121%、119%、143%。杭州投融资整体发展速度遥遥领先。
据浙商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