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峰会杭州开幕 习近平:去产能 说到就会做到
- 欧洲时报网
- 2016/09/03 17:50
-
收藏
-
51.5万
B20峰会是各国工商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今年B20设置了“金融促增长”“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中小企业发展”“就业”“反腐败”共6大议题。
北京时间9月3日下午3点,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峰会)开幕式在浙江杭州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全面深入阐述对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治理的看法和主张。
B20峰会是各国工商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今年B20设置了“金融促增长”“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中小企业发展”“就业”“反腐败”共6大议题。
作为G20杭州峰会的重要配套活动,全球800多名工商界精英将在此次峰会上共话世界经济发展。《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援引2016年B20主席、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姜增伟表示,本次参会的工商界代表共有812名,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26个国际组织。参会企业中共有世界500强142家、中国500强103家。
阿根廷、南非、土耳其、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五国领导人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将与工商界代表同台交流。
G20杭州峰会新闻中心,各国媒体争相报道B20峰会开幕式。(图片来源:人民网)
行胜于言 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以及同世界的合作不断加深,中国经济走向受到外界关注。很多人都关心,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国能否把改革开放推进下去?中国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习近平在B20峰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用实际行动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答。今年年初,中国出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他表示,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
习近平:去产能 说到就会做到
习近平表示,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他对上述判断和认识正是在浙江提出来的。
习近平指出,中国推动绿色发展,也是为了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和产能过剩问题。他承诺,今后5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下降23%、15%、18%。近年来,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成为欧洲关注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在讲话中表示,从2016年开始,中国正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节供求关系,要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用3到5年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他指出,中国在去产能方面,力度最大,措施最实,说到就会做到。
中国对外开放 不是要唱独角戏
习近平在讲话中表示,中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进公平开放竞争,全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
同时,中国将加快同有关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推进中国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有序开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的同时,中国将继续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提高金融业国际化水平。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中国倡导创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已经开始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习近平指出,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世界面临诸多挑战 G20杭州峰会突破多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当今世界面临政治安全冲突和动荡、难民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诸多挑战。
面对复杂难题,习近平提出中国希望同各方一道,推动杭州峰会对世界经济把准脉、开好方。他希望G20杭州峰会能引领各国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标,G20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就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展合作,具有开创性意义。各方一致承诺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尽快生效。G20还就能源可及性、能效、可再生能源、创业制定共同行动计划,加强粮食安全和农业合作,推动各国讨论公共管理和再分配政策调整。
习近平为G20建言: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习近平在讲话中为二十国集团成员指出了努力方向:
第一,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多边主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寻求而不是破坏共识,化解而不是制造矛盾,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二,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习近平倡议各国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如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第三,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习近平指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已经举行10届,正处在关键节点上。中方主办杭州峰会的目标之一,是推动二十国集团实现从短期政策向中长期政策转型,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巩固其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的地位。
G20杭州峰会召开期间正值钱塘江大潮,习近平在讲话最后援引了宋代诗人潘阆《酒泉子》中的诗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他期待二十国集团勇做世界经济的弄潮儿。
《B20政策建议报告》体现“中国印记”
新华社报道,峰会通过举办议题工作组会议和峰会活动,汇集国际工商界意见、形成政策建议报告,向G20峰会提交,供G20成员领导人决策参考。峰会除了开幕式,还包括《2016年B20政策建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四场专题研讨、G20配套活动专场会议、闭幕式等环节。
上海澎湃新闻日前报道称,工商界在《报告》中共提出了四大方面的20项主要政策建议、76条具体措施,其中五条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涉及项目储备、投融资支持和互联互通等。
波士顿咨询公司研究认为,如果这五条建议均被采纳并很好地落实,将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创造2万亿美元的价值,幷在G20成员中额外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
此次的《B20政策建议报告》具有较多“中国印记”,中国工商界代表积极参与报告的起草过程,贡献中国智慧,得到了国际工商界的积极肯定。北京国际在线报道,
中国工商界深度参与今年B20的各项工作,156家中国企业参加各议题工作组,占议题工作组成员总数的30%。宁高宁、马云等15名中国工商界领袖担任了议题工作组的主席和联合主席。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表示,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为《B20政策建议报告》注入了很多“中国主张”:“我想中国的企业已经走向世界,他们过去如果说对世界这个市场感悟还不是很深的话,那现在的感悟还是比较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