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西边 | 女人如何掌管“财政大权”?
- 香港卫视
- 2016/09/18 09:14
-
收藏
-
49.3万
-
3
随着大众阶层财富的增长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女性消费观念趋于理性,财商也越来越高。实际上,已婚已育的女性消费的掌控力远远高于未婚未育女性,女性消费不再无理性。
主持人:虹韵
嘉 宾:郝萌(中学教师)、陈保才(两性作家)
△主持人 虹韵
家庭财政谁掌权
她们追求美,“悦人”更要“悦己”;她们购物消费,已不愿意依靠别人买单;她们不再是家里的花瓶,而是更追求社会的认可……国内最近发布了一篇名为《2016女性财富管理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财富的60%到70%掌握在女性手中,有52%的精英女性表示会将每年收入的30%至50%以上用于投资,超过八成的家庭消费决策由女性做出。
男人为何愿意交出“财政大权”?
女性“主内”较多,支配家庭日常开销;
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经济实力增强;
男性交出“财权”,有助于增加夫妻间信任。
“她经济”:女性消费
一直以来,“爱花钱”、“爱消费”是女性独有的标签,“女人鞋柜中永远都少一双鞋”则是对这一特点最好的描述。调查显示,女性直接决定着家庭消费的数量和质量。这就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她经济”(She-conomy)。
“她经济”是如何出现的?
女性经济独立是“她经济”的基础。
“她经济”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围绕着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由于女性对消费的推崇,推动经济的效果很明显,所以称之为“她经济”。现代女性拥有了更多的收入和更多的机会,她们崇尚“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喜爱疯狂购物,以信用卡还贷,是消费的重要群体。
“她经济”下的女性消费观念如何?
女性消费结构在结婚前后会有变化;
越来越多女性选择全面“充电”提升自我;
“她经济”中女性消费理念更理性,更精品化。
随着大众阶层财富的增长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女性消费观念趋于理性,财商也越来越高。实际上,已婚已育的女性消费的掌控力远远高于未婚未育女性,女性消费不再无理性。
据调查,女性综合消费主要配置在饮食餐饮、教育文化以及旅游出行三个方面。而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概念,那就是“单身女性经济”。
早在2001年西方经济学家就提出了“单身女性经济”的概念。在经济学家眼中,她们是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单身而且收入不菲,她们又比其他阶层更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无论衣、食、住、行,还是娱乐、社交、“充电”、养老,“单身女性经济”都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女性投资理财
有人说,不理财只会沦为“败家娘们”。在统筹家庭消费支出的同时,很多女性也开始看重家庭理财资产的配置,对财富管理的需求日渐提高。据调查,有59.5%的女性选择强制理财来控制自己购买欲望,中国则有52%的精英女性表示会将每年收入的30%~50%以上用于投资,而且她们的投资意愿普遍高于男性(除了40岁左右的年龄段外),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长。
如何解释女性投资潮的出现?
男性忙于赚钱,需要女性减轻负担;
女性投资理财产品越来越丰富;
女性比男性更谨慎,更能把握风险。
女性的投资理财行为整体比男性保守,会将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列为重要的三项考量因素,而且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女性对于这一新事物的接纳和尝试意愿要比男性高,让女性走在了互联网理财的最前端。
有人说,“中国大妈”和当年日本的渡边太太一样,是有钱就可以任性的象征。但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在投资意愿的男女和年龄分布上,中国大妈的指标并不是最强的,最强的则是“中国大姐”,这代表中国女性“投资理财低龄化、普及化”日益明显。
如何解读女性投资年轻化?
“中国大妈”容易被骗;
年轻女性更容易接受新的理财方式。
对于女性理财,专家建议:
跟专业人士多学习,根据自身性格选择理财方式;
如果对金融不擅长,可以试试股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