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西边 | 健身——开启健康生活新方式
- 香港卫视
- 2016/11/08 21:56
-
收藏
-
76.0万
本期节目我们请了两位嘉宾和我们分享健身秘诀和好方法。
主持人:虹韵
嘉 宾:周信(资深媒体人)、张媛媛(健身爱好者)
△主持人 虹韵
前段时间,BBC纪录片解剖了一个200斤女子尸体,画面刺激慎入:可以看到厚厚的黄油一样的脂肪,而各个器官隐藏在黄色的脂肪里难以发现……看完这个视频,大家都想开始减肥健身了。如今,挨饿减肥已不再流行,骨感瘦也不算健康美,拥有马甲线和人鱼线,成为肌肉男和健美人士是越来越多小伙伴们梦寐以求的向往!本期节目我们就请了两位嘉宾和我们分享健身秘诀和好方法。
如何面对肥胖?
从BBC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关于“肥胖”,基本上所有人都是从外表去感知它,很少有人从体内去感知“过度肥胖”是个什么概念。肥胖也许不会直接致死,但是会间接导致器官的衰竭和病变,全身的器官都会感受到负担,这个“蝴蝶效应”是全身的。
很多人可能觉得欧美国家的胖子最多,但据数据显示,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有4600万人“肥胖”,3亿人“超重”,中国的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肥胖都会给人带来很多烦恼和不便。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看看胖子是如何逆袭成男神女神的故事,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动力。
万千女屌丝的梦中情人——彭于晏,当年的小肚腩如今已悄然变成6块腹肌。
元彬这位大帅哥曾经的模样也是“惨不忍睹”。
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很难想象左边的“瞌睡哥”是如何变成右图这副样子的。
减肥界的奇迹,霍思燕产后瘦身68斤。
“晒妻儿狂魔”——黑人陈建州,胖的时候真是壮如牛。
如何准确健身?
当然,不仅是胖子才需要健身,每一个人想要强身健体都要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法。很多人说工作太忙,没时间健身,其实这群人恰恰是最需要健身的。工作劳累、久坐办公室、心理压力导致的亚健康,就要靠运动来散发。
正确的锻炼+充分的休息+合理的饮食=肌肉增长
· 锻炼时间最好固定
每次锻炼尽可能安排在同一时间,这样可以使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助于身体内脏器官形成条件反射。饭后一小时和睡前一小时不能锻炼,否则会影响消化和睡眠。体力最佳时间一般在15:00-20:00之间,可以考虑作为主要锻炼时间。
· 锻炼时间要适宜
初学者和平时劳动量较大者以每周三次为宜,每次1-1.5小时,但每次锻炼应包括肌肉各个部分肌肉群。每天坚持锻炼者,可将肌肉群分为两个部分,隔天练习,保证肌肉能有效恢复。如:今天练习肩、腹、胸,明天就练习背、臂、腿等部分。
· 负荷量要根据自己的体力而定
一般说来,发达的肌肉量有效的次数是8次-12次,最少不低于8次,这一数量应该是竭尽全力。因而负荷量应掌握在个人最大力量的70%-80%,即用这一负荷量最有效的次数是用大负荷做,不超过5次。发展耐力和减少脂肪的最有效次数是小负荷量做20次,腰、腹部脂肪减少甚至要做到做不动为止。
· 每一个动作需练习若干组
每一锻炼动作需练习若干组,这样被刺激的肌肉才能进入状态,肌肉体积才能增大。一般大肌肉群锻炼组数可多些,小肌肉群组数可少一些。初学者每一动作在三组为宜,不少于两组,有一定基础后再根据力量的增长程度加至三至五组。
健身——全新的生活方式=全新的自己
健身房一入深似海
从此朋友是路人
健身改变的不仅仅是身体
更会改变人生观世界观
让你变得与众不同
这是一条不归路
从办健身卡开始
健身的你终将被移出世俗的朋友圈!
……
自从健身,我开始减少去酒吧的次数
自从健身,准点休息
自从健身,那帮抽烟打牌的朋友总说很难约我
自从健身,我开始控制我的饮食
……
健身是条不归路,
健身的朋友圈VS不健身的朋友圈
你又更喜欢哪个呢?
进来健身的朋友圈,
你又做好准备了吗?
——《健身的你已被移出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