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阿坝去体验中国版的端午祭
- 香港卫视
- 2017/05/20 09:18
-
收藏
-
37.0万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阿坝州藏、羌、回、汉等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流融通、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独特的藏羌文化、悲壮的红军文化、多样的生态文化、国际的熊猫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异彩纷呈,被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民族文化走廊”的核心地带。至今流传并较好的保留了古朴纯真的中国端午文化,形成以镇恶、避凶、趋吉为主旨的端午文化地方表现形式。茂县的瓦尔俄足节、小金的朝山会、若尔盖的度炯节等祭祀祈福、采药沐药民俗文化活动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又与中华民族传统端午节同根同源、互补相济,表明了中华文化和谐共生的丰富形态。
5月19日上午,中国阿坝“端午祭”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成都隆重召开。今年,阿坝“端午祭”系列活动将由小金县四姑娘山朝山会(2017年5月28日-29日)、茂县瓦尔俄足(歌仙)节(2017年5月30日)、若尔盖县度炯节(2017年6月27日-29日)等民俗节庆活动组成。
阿坝州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甘青地区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汇集带,也是边地文化与中土文化的结合部。阿坝州作为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文化资源类型多、蕴涵深、品位高、特色浓,独特的藏羌文化、悲壮的红军文化、多样的生态文化、国际的熊猫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异彩纷呈,被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民族文化走廊”的核心地带。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阿坝州藏、羌、回、汉等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相存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至今流传并较好的保留着古朴纯真的中国端午文化,形成了以镇恶、避凶、趋吉为主旨的端午文化地方表现形式——度炯节、朝山会、瓦尔俄足节等祭祀祈福、采药沐药民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又与中华民族传统端午节同根同源、互补相济,表明了中华文化和谐共生的丰富形态。
举办阿坝“端午祭”系列活动,旨在整合阿坝州文化资源,统一打造阿坝地域文化品牌。通过举办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全面展示中华民族端午文化在阿坝的表现形式,保护传承端午文化的原生态,将阿坝“端午祭”打造成为中华端午文化名片,进一步扩大中华端午文化对外影响力;通过节庆活动品牌的打造,带动阿坝州文旅互动,助力精准扶贫。
本次活动由中共阿坝州委宣传部、阿坝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阿坝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小金县人民政府、茂县人民政府、若尔盖县人民政府承办。阿坝“端午祭”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五月的“赞拉”(小金)天蓝水碧,色彩缤纷。纯净小金四姑娘山朝山会,将于2017年5月28日至29日在小金县四姑娘山镇举办,届时将举行传统朝山会仪式、川西北嘉绒民歌及锅庄展演等活动。
太阳里走来的羊角花——美丽的萨朗姐在茂县中国古羌城载歌载舞,喜迎羌山儿女的盛大节日瓦尔俄足(歌仙)节。2017年5月30日茂县中国古羌城将再现瓦尔俄足节祭、引、领、接、传的民族传统文化展示流程,依托中国古羌城现有的山水景观,打破舞台或实景单一表现的形式,进行实景和舞台相结合的立体化来彰显“瓦尔俄足节”中“赛歌、赛舞、赛服饰”的民族文化主题。
若尔盖县度炯节,“度炯”即“驱邪、避瘟、驱毒”之意,和端午节有异曲同工之妙,采百草为药,或熏或洗或服,驱除瘟疫、毒疮、邪恶,净化身心。“度炯”是千百年来自然传承下来的一个最古老的保健养身活动,是吐蕃王朝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大师根据藏医药原理,结合藏传佛教的信仰,按照孔雀大除毒法仪轨,变百毒为甘露的一种仪式,是藏地最早呈现出的一种“端午”形态。若尔盖县求吉乡龙哇寨度炯节至今依然以自己最原始的方式来进行,2013年已被列入县级非遗项目。
随着近年来文化的发展,“度炯节”由传统宗教仪式发展到现在以保护生态、预防天灾人祸、吉祥颂歌、情歌对唱、赛马骑射等活动为主的节庆活动。人们在驱邪、防瘟疫的同时欢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感情、促进全寨村民团结和谐。2017年6月27日至29日在若尔盖县求吉乡举办“度炯节”开幕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文物展览、传统生产劳作展示、传统体育竞技等活动,通过图文展板、现场展示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旺则地区民俗传统文化。
阿坝“端午祭”活动期间,相关部门将邀请州内外文学艺术界专家、学者、爱好者对藏羌祭祀祈福、采药沐药等民俗活动进行采风。通过更多视觉把既具民族特色又具鲜明地域特点的民俗及文艺展演活动、祭祀仪式、非遗展演传递给世界!(香港卫视记者张楚悉 实习记者任爱 黄荭炳 四川成都报道/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