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廉署披露许仕仁案秘闻:匿名信破解“黄金枷锁”

  • 大公网
  • 2017/08/07 11:38
分享到:
  • 收藏
  • 34.4万

一封匿名律师信,提示香港有一个深藏多年的不法勾结,廉政公署凭着这个似有还无的提示,暗中调查四年,不断碰壁下收集线索,一笔一画,将未为人知的利益关系串联起来,揭发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与知名地产商郭炳江之间的“黄金枷锁”,将涉案人士定罪送入监狱。侦破这宗“黄金枷锁”案的幕后功臣,廉政公署执行处处长余振昌、总调查主任李慧儿、总调查主任罗贝雯接受访问,披露这宗震动全港的许仕仁案调查过程中的秘闻。

20170807yl0006.jpg

图:许仕仁案廉署凭一些似有还无的提示,暗中调查四年。图左起为三名幕后功臣李慧儿、余振昌及罗贝雯(大公报记者梁康然摄)

“2008年,收到以律师行名义送来的匿名律师信,内容点出郭炳江曾给许仕仁顾问合约、礼顿山单位租约。许仕仁曾租用郭炳江所属物业作为积金局的办公室。我看出许、郭两人似乎有关联,却见不到问题何在。”余振昌说:“现在回想,对比起许仕仁案的整体案情,那封匿名律师信的内容,根本只是大型拼图内的一小块。”

会见逾120证人 查核逾230户口

线索只有丁点,但廉署并无放弃,设立侦办许仕仁案的专责调查小组。2009年,罗贝雯加入专责小组,她忆述:“案发后九年,廉署才开始调查许仕仁,不单止大量资料散失,案情又涉及大量政府机密文件,取之不易,搜集证据真是费尽心机。”当年调查小组曾会见逾120名证人,查核逾230个户口,追踪数以千计的交易转帐,还有数不尽的各式文件。

余振昌插嘴笑言:“当年看文件真是黑暗日子,每天埋首在纸堆中不见天日。”

随后两年,廉署调查工作陷入胶着状态,虽已邀请关键人士如许仕仁、郭炳江二人亲身到廉署“饮咖啡”,但也盘问不出破绽。两人轻易地解释金钱瓜葛,辩称是基于僱佣关系或商厦租务。余振昌形容:“两人的解释没证据支持,但也无从反驳。”

20170807yl0007.jpg

2011年11月陷调查黑暗期

线索将尽,又毫无突破性发现,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间,专责调查小组陷入真正的黑暗期,却也是黎明将至前的黑暗尽头。就在12年月3月,小组取得许仕仁的报税单,从中发现许仕仁有一批未申报的不明收入,侦调工作终于进入大直路,先揪出中介人关雄生、陈鉅源,再从关、陈二人身上得出关键证据,令廉署有充足理据落案检控许仕仁与郭炳江。

余振昌表示,许仕仁案是廉署首次引用“串谋藉公职作出不当行为”罪名,并成功入罪的个案。案件明确反映,不论公务员履职前或履职期间,任何人企图作出收买公务员的行为,令公务员履行公职时受“黄金枷锁”约束,都属违法。

他强调,廉洁法治社会是香港的核心价值,廉署会坚守维持社会廉洁的决心。这宗案件反映廉署是不会放弃任何线索,无论违法者有任何身份或职位,廉署都是秉公办案。

20170807yl0008.jpg

图:许仕仁案是廉署首次引用“串谋藉公职作出不当行为”罪名,并成功入罪的个案

检控无take two准备工夫做足110%

许仕仁案中的各名被告,都是城中响噹噹的人物,背后都有强大律师团队支援。早在搜集证据期间,廉政公署就已经与各涉案人士的律师团队交手;上庭时,廉署又需以最严谨的思维,防范辩方反扑。所谓“检控无take two”,万一出错或有漏洞,过去几年调查工作的努力,都会付诸流水。

廉署总调查主任罗贝雯透露,案中各被告都曾身居要职,遇事都懂得谘询法律意见,许仕仁更曾在廉署工作,了解廉署运作。调查过程中,每当署方向涉案者索取资料,涉案者都先和律师团商议,再考虑是否披露廉署所需资料。

罗贝雯称,原以为在索取资料阶段,已需与各方律师团队斗智斗力,才能取得资料,结果却是律师团队并无阻挠,反而把整理好的资料交给署方。真正的“角力战”,在庭上才出现,负责许仕仁案检控工作的总调查主任李慧儿忆述,当年需要“孤军作战”,背负不可出错的压力。

中途加入 短时间消化四年证据

李慧儿并无参与许仕仁案调查工作,直至2012年廉署决定正式起诉许仕仁等人,她才加入许仕仁案专责小组,成为控方人员。她要在短时间内,消化廉署在四年来搜集的证据,如对证据有疑问,也无人可解答。

当时主导调查、最熟悉证据资料的余振昌、罗贝雯,都会成为案中证人,基于法律公正,身为控方人员的李慧儿,不得接触余、罗两人,她只能透过不断重温案情资料,解答有关证据的疑问。

幸而控方律师团队亦是业界的佼佼者,在铺排案情、展示证据上有深厚功力,李慧儿从中学习到不少技巧及知识。不过,辩方的法律团队也是星光熠熠,她上庭前的准备工作不可掉以轻心。李慧儿称:“检控不会有take two,出错就没办法弥补,事前准备工作要做到110%”。(记者 梁康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