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 活出自己的姿态 亦舒
- 香港卫视
- 2017/09/17 17:30
-
收藏
-
163.1万
提起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相信许多人都不会陌生。这部涉及情感、职场、家庭等多种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一经播出,就火遍了大江南北。不过在这部热播电视剧的背后,同名小说的作者——亦舒,她的前半生,其实更加耐人寻味。
亦舒中学毕业就步入文坛、如今已经出版超过三百部作品,堪称文学奇才,更让人为之侧目的是,亦舒十九岁生了一个儿子,但三十余年不与其相认,此外还传出亦舒在二十岁时插足两位影星之间的恋情的绯闻,诸此种种事迹,让人不禁好奇,这位最强调“做人,最要紧是姿态好看”的女作家,究竟是以怎样的姿态过自己人生的呢?
她是文坛玫瑰,爱写女人,被尊为“师太”
她笔风冷硬,强调独立,书写爱与孤独
天生丽质难自弃
在文字与现实之间
她以怎样的姿态活出自己的人生
在内地,亦舒曾“热”过两次。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所谓“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但那时的亦舒更像是“琼瑶热”的备胎,因为亦舒的作品大都以香港急速发展的商业社会为背景,而那时的读者对商品经济只有模糊的憧憬,亦舒式的冰冷与现实,便显得时髦却不合时宜。这一次,因《我的前半生》的热播,“亦舒热”卷土重来,而且“热”得比较“扎实”,因为消费主义正批量创造着都市女性,她们从亦舒的书中看到了自己。
亦舒与倪匡
亦舒能够走上文学道路,也是受到了哥哥倪匡的影响。在倪家两兄妹最红的那几年,有人说倪匡写科幻小说,亦舒写言情小说,这两个人就瓜分了香港商业文学的天下。倪匡是著名的小说家、编剧,与金庸、黄沾和蔡澜被媒体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亦舒从小崇拜哥哥,在文学创作上受其影响颇深。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倪匡在近年的采访中却说自己与妹妹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来往。问及原因,他透露“是她不跟我联系”,自己给妹妹打电话时,她的电话总是转到语音留言信箱,就像刻意在回避自已似的。亦舒的特立独行的个性表现不仅仅如此,别说与亲哥哥倪匡同处一座城市而多年不见,她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相认。
亦舒与儿子蔡边村
亦舒对儿子的问题从未正面回应,有人猜测她在小说《妈》中的一句:“你父亲已经浪费了她的前半生,现在你又要去浪费她的后半生?”就是她对儿子的喊话;也有人猜测她在微博上贴出的一句“我怀你的时候是那么年轻,但是我要你活着,甚至我亲生的母亲叫我去打胎,我不肯,我掩着肚子痛哭,我要你生下来,我只有十八岁”,才是对儿子的回答。不管是真的决绝狠心,还是确实有苦难言,亦舒与亲生骨肉几十年不见一次面、不讲一句话,其特立独行的个性由此可见一斑。
亦舒与岳华
告别了前夫和儿子之后,亦舒展开了另一段恋情,年仅二十岁的她恋上了邵氏当红小生岳华。亦舒曾说:“我根本是非常怀疑爱情这回事的。写小说是写小说,生活是生活。” 仿佛在标榜自己与书中爱得炽烈的女主角不一样,但事实上,她在爱情中,更如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只可惜岳华受不住她如此澎湃的情感,这样一段小说般的恋情,不可避免地收获了悲剧的结尾。
不论是年轻时闹得满城风雨的高调恋情,还是中年回归朴实的简单生活,亦舒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她始终牢牢掌握着人生的主导权。其实,亦舒的前半生是戏剧的前半生,也是幸运的前半生。作为一名女性,她幸运地生长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了香港男女平权的先进浪潮;作为一名作家,她幸运地走红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候的香港是自由创作的天堂。时至今日,再读亦舒的作品,再看亦舒的人生,其身上烙印着的香港黄金年代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