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点赞中国”中国16星观风云 跻身气象强国

  • 文汇报
  • 2017/11/16 11:28
分享到:
  • 收藏
  • 24.4万

记者从国家气象局获悉,中国“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于15日2时35分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11.jpg

中国“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于15日2时35分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新华社

风云三号D卫星发射成功 载10台探测仪被称“超级慧眼”

作为中国成功发射的第16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风云三号D”卫星将接替2010年发射的“风云三号B”卫星,开展下午时间的全球对地综合观测。D星经在轨测试投入业务运行后,将成为中国低轨道下午观测的主业务卫星,与2013年9月发射的“风云三号C”卫星共同组网,形成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上、下午星组网观测的业务布局。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在轨气象卫星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国家。

“风云三号D”卫星是目前中国光谱分辨率(即解像度)最高的对地观测卫星之一,被称作探测全球大气的“超级慧眼”,其可搭载的多台高分辨率成像仪能极大地提高对地球大气动力、热力参量和温室气体的捕获能力。

能看两极极光 领先世界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风云三号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高火山介绍,“风云三号D”卫星由有效载荷及平台结构、热控、姿轨控等22个分系统组成,共装载了10台(套)遥感探测仪器。其中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广角极光成像仪和电离层亮度计4个仪器为全新研制产品,卫星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谱段、三维和定量探测。

值得注意的是,广角极光成像仪是全球首台从太空大范围获取极光图像的遥感仪器,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可在高磁纬地区实现极紫外波段、每2分钟一幅、约130°×130°范围的极光图像,空间分辨率10公里,可监视极光边界位置、电离层全局图像和沉降电子分布,实现极光强度和范围、极区沉降粒子的现报,进而开展磁暴预报、磁层亚暴预报和极区电离层天气预报。

高解度成像仪 媲美美国

“风云三号D”卫星的发射,在气象和科技领域刷新了国际国内多项纪录。

它是目前中国光谱测量信道最多的卫星,测量信道近7000个。经过大幅升级改进的核心仪器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可媲美美国最新发射的联合极轨气象卫星的成像仪器,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宽幅成像遥感仪器之一。此外,中国继美国后成为全球第二个搭载电离层光学仪器的卫星。

专家表示,“风云三号D”卫星交付使用后,将与在轨的“风云三号”A星、B星、C星组网观测,各卫星功能互补,使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更新时效从6小时提高到4小时。

此外,该星还能对气溶胶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行更有效的监测,将为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重要数据,增强中国在全球碳排放等问题上的话语权。

中美欧“三马车”服务世界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成功发射15颗气象卫星,目前在轨数量8颗,其中7颗业务运行,为气象、海洋、林业、农业、民航以及军事等应用领域提供了大量全球及区域的地球观测信息。至此,中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经与美国、欧洲气象卫星成为世界公认的气象卫星界的“三驾马车”,共同服务世界各国的天气预报。

中国还将在2018年至2021年前后陆续发射四颗风云三号卫星。(记者 江鑫娴 刘凝哲 北京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