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香港移动支付群雄竞逐 马云马化腾难独大

  • 香港商报
  • 2018/01/22 11:17
分享到:
  • 收藏
  • 49.5万
  • 1

香港近年来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百花齐放,除本土的TNG、O!ePay、Tap & Go等,内地互联网巨企腾讯推出港版微信支付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宝HK进驻香港,可谓群雄混战、烽烟四起。

香港移动支付群雄竞逐 马云 马化腾难独大.jpg

主要手机钱包功能概览

八达通O!ePay“好易畀”:连结八达通经智能手机网上转账;支持P2P转账,实体商户及网上商户付款。

汇丰PayMe:经智能手机网上P2P转账;仅支持P2P转账。

TNG Wallet:经智能手机网上转账、扫描QR码支付购物;支持P2P转账,实体商户及网上商户付款,及全球汇款。

香港电讯Tap & Go“拍住赏”:提供预付MasterCard经智能手机网上转账、手机NFC或预付卡支付购物;支持P2P转账,实体商户及网上商户付款。

腾讯微信支付:经网站及智能手机网上转账、扫描QR码支付网上购物;支持P2P转账,实体商户及网上商户付款。

阿里巴巴支付宝HK:经网站及智能手机网上及实体店支付购物;支持P2P转账,实体商户及网上商户付款。

香港近年来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百花齐放,除本土的TNG、O!ePay、Tap & Go等,内地互联网巨企腾讯推出港版微信支付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宝HK进驻香港,可谓群雄混战、烽烟四起。多位本港IT专家都认为,未来一两年正是各移动支付商家争夺市场的关键阶段,预计几年后行业将会整合,但相信不会像内地出现两家独霸的局面。

香港过去20年里,早已盛行“非现金”支付,如信用卡、八达通等。随着近年智能手机展,手机功能愈见强大,各种应用程式不仅可以传信息、玩游戏,还可以网上购物,以至网上支付。事实上,内地近年手机移动支付如火箭般迅猛展,移动支付在内地已极为普及,在这项产业如今更居世界领先地位,香港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在移动支付领域有必要急起直追。

香港移动支付群雄竞逐 马云 马化腾难独大2.jpg

莫乃光认为中短期内现金支付仍难被全面取代。

香港立法会资讯科技界议员莫乃光指出,港人过去20年习惯使用方便和较普及的八达通和信用卡,一方面因为信赖银行系统安全,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港府政策倾斜。港府政策倾斜於市场上最大的支付工具八达通,但也间接打击了其他流动支付工具的普及应用。

值得庆幸的是,自去年金管局开始批出储值支付工具牌照,目前本港已有16家移动支付工具商获牌照,当中不乏香港本土老牌电子支付商八达通、TNG,当然也有内地互联网巨头腾讯及阿里参战。

香港多元化支付选择多

香港天使投资脉络主席谭伟豪认为:“香港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国际化的市场,客户偏好各不相同,会有喜欢这个的,也会有喜欢那个的,比如海外游客,他们并不一定会喜欢使用支付宝,所以至少需要有几家移动支付工具并存市场。”

谭伟豪估计,在未来一两年内,会有许多移动支付工具出现,这是各家争夺市场份额的时候;待市场成熟后,行业内部会有整合,但相信不会出现一家独大,届时支付宝、微信将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香港本土也会出来几家与其分庭抗礼。他建议香港本土移动支付工具应挥其立足国际市场之优势,增加同海外商户的接口,争取国际游客。

香港移动支付群雄竞逐 马云 马化腾难独大3.jpg

方保侨指出微信和支付宝进军香港要争取多些本地商店支持。

然而,本港移动支付持牌者众多,惟交易量尚不太大,是一个颇尴尬的问题。有分析指其中原因在於港人已习惯用八达通支付,对移动支付尚欠足够认识。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指,支付宝等新竞争者欲在香港移动支付市场分一杯羹,需要争取更多本地商户成为合作伙伴,同时在购物之外能提供更多移动支付使用渠道。

香港移动支付群雄竞逐 马云 马化腾难独大4.jpg

金管局李达志指香港非现金支付选择多,两地移动支付市场难免有差别。

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助理总裁李达志认为,香港过去二十多年盛行多种“非现金”的支付选择。香港人亦非常精明地因应各种需要选择合适的支付工具:大额消费时就选信用卡储积分、坐车或者在便利店要快速缴付便用八达通。半路杀出的移动支付要在香港这个颇成熟且形成某种惯性的支付生态抢客,展历程必然与内地很不一样。

港人对移动支付仍有顾虑

莫乃光亦指,来自内地的支付宝HK和港版微信支付、本地的TNG等较进取,各自针对不同用户群用优惠抢客。这对於用户而言固然是好事,但不少港人担心私隐和安全问题,对採用移动支付工具仍有顾虑,需要时间改变习惯。

如何结合香港市场的特点,走出一条港式移动支付之路,这是现时政府及商界均在思考的问题。

金管局去年多次提出,将在今年9月份推出连接不同银行的“快速支付系统”,并确认该系统可让不同的储值支付工具互通,届时不但银行之间可即时转账,各种支付工具例如八达通及支付宝等亦可连接互通。

香港移动支付群雄竞逐 马云 马化腾难独大5.jpg

谭伟豪相信微信和支付宝难以独霸香港移动支付市场。

谭伟豪对此表示,这可令香港移动支付工具多家并行,而非如同内地由腾讯和阿里两家巨企垄断。“香港是一个金融互通的城市,在移动支付工具方面也应该本着开放原则,一家独大并不好,促进不同钱包间互相转换,可以令这个市场生态更健康,政府实应给予有效引导。”

两三年内将普及

究竟香港距离“无现金化”时代还有多远呢?谭伟豪认为应该越来越近,他预期在两三年左右,本港移动支付应用范围将会扩大。他强调,政府应给予人们自主选择权,适应不同类型人需要,如老人家,作为自由的国际金融市场,支付选择方面亦理应做得更为开明。

莫乃光亦表示,政府将研究公共交通工具开放更多流动支付工具使用,这些都会幫助本港迈向“无现金化”。他同时指出,为照顾长者和其他对科技接触较少的群体,现金支付在短中期仍有需要的。

领展开班教商户用移动支付

各家移动支付供应商都希望率先抢占市场,面对五花八门的移动支付工具,本地商户应如何选择伙拍对象,也是一门学问。本港最大的商场营办机构领展(823),为提升商户竞争力,将在1月底举办领展“商户学堂”,让商户掌握如何透过手机科技,简化日常交易运作及改善顾客体验。生产力促进局的顾问亦会教授商户如何使用资讯和通讯科技,以及其他科技管理人力需求,纾缓行业的人手紧绌问题。

本地六强大比拼

金管局迄今已批出16个储值支付工具牌照,惟目前看来只有6家在市场曝光率较高,而且各有所长,包括香港土生土长的TNG Wallet、香港电讯Tap & Go“拍住赏”、八达通O!ePay“好易畀”、滙丰的PayMe,当然,还有内地互联网大佬腾讯的港版WeChat Pay同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HK。

八达通:支持渣打即时转账

六家之中,八达通作为本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子支付平台,多年来为香港主要的电子货幣,但移动支付方面则一直未涉足。直至2016年金管局批出牌照后,八达通推出移动支付平台“好易畀”,成为本港移动支付之先行者。从功能上来讲,“好易畀”目前支持个人对个人(P2P)转账,以及电子商户同线下商户的付款;增值方面,目前只有渣打银行户口可即时转账,除此之外,亦可以於7-Eleven增值,或用有NFC的手机“嘟”八达通来增值。

PayMe:P2P转账最便利

论P2P个人对个人转账,最为便利的应该算滙丰的PayMe,原因在於其支持MasterCard或Visa信用卡即时增值,而港人基本都会拥有此两张信用卡,朋友与朋友之间食饭夹钱,十分方便。但目前,PayMe尚未与商家合作,暂未能用PayMe於商户付款。

TNG:开拓全球汇款功能

TNG一开始便打着“香港人的电子钱包”的旗号,但用户量增长逊於预期。不过近年TNG扩展业务,增加全球汇款功能,成功开拓外籍佣工汇款市场,创出一片新天地,也成为了本港首个支持全球汇款的移动支付工具。

Tap & Go:预付MasterCard

香港电讯的Tap & Go“拍住赏”以预付MasterCard形式运作,用户只须在购卡之后上载身份证明文件就可以开户,利用卡上的MasterCard号码在eBay、乐天市场的外国网站购物。近期Tap & Go推出i.Card,即在手机下载相关手机应用程式申请虚拟i.Card,进而成为了真正的手机钱包。

支付宝HK:携手长和

去年5月,支付宝HK上线,便携手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长和合作营运本港的支付宝香港业务,成功打通长和系内的多家零售连锁店,如百佳、屈臣氏、丰泽等,现已覆盖全港八成零售商,并於今年12月提供独家礼品、折扣或奖赏。

微信支付:连接多数港银账户

微信支付亦未落后,已占领全港900多家7-Eleven分店,除此之外,内地游客亦可以在多个大型连锁品牌使用“微信支付”消费,包括海洋公园、六福珠宝、莎莎等。

去年圣诞节前夕,微信支付宣布与本港17家银行合作,推出直接付款授权(DDA)功能,包括滙丰、恒生、渣打、东亚、建行、交银、花旗等;而早前,微信支付已先后与中银香港、工银亚洲、大新银行及中信国际合作,推出账户绑定服务,无须提前增值,已可使用支付服务。这意味着微信支付已覆盖大部分香港银行的账户。(记者 王理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