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中国转基因水稻获美国食用许可 20年前培育成功

  • 大公网
  • 2018/01/23 10:08
分享到:
  • 收藏
  • 32.3万

据新华社和科技日报报道,北京时间2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公布对华中农业大学提交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安全性和营养评价报告咨询的卷宗及相关信函,认为来源于“华恢1号”稻米无论作为人类食品还是动物饲料,在安全性、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等各种相关参数与原品种无异,这意味着“华恢1号”大米及其製品可被美国广大消费者安全食用,同时显示中国检测机构的实验方法和数据获美方完全认可。

3.jpg

华恢1号水稻研发团队成员、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林拥军介绍指,按FDA的通知,“华恢1号”稻米在美国上市前无需经过FDA的审批。据悉,“华恢1号”水稻研发团队于2013年向FDA正式提交申请,到最终获得商业化许可,前后历时5年。林拥军表示,此番美国FDA对“华恢1号”的认可表明,中国检测机构对“华恢1号”进行的食用饲用安全评价以及营养评价的实验方法和数据获得美国相关机构的完全认可。

中国检测方法科学可靠

“华恢1号”于1998年由华中农业大学培育成功,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很强的田间抗性,可大幅降低水稻生产中农药施用量,显著提高产量。1999年,“华恢1号”通过中国农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经过近10年安全性评价,2009年,农业部为“华恢1号”颁发了农业生物安全证书,2014年证书到期后续申请获批。

据新浪网报道,内地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法侧重于使用过程评价法。转基因食品在上市前,需要由第三方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学、毒理学和致敏性进行评价。结果与常规食品相一致,那么就认为转基因食品与常规食品一样安全。以转基因水稻安全性评价为例,它从致敏性、毒性和营养学三方面入手,“毒性评价”包括以大鼠九十天餵养试验、短期餵养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三代繁殖试验、慢性毒性试验及Bt蛋白急性毒性试验等项目,以评估对实验动物之影响。

通过美国环保署审查

2010年3月,中国农业部在官方网站上发文强调,批准发放“华恢1号”安全证书不等于允许商业化生产,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商业化种植,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张启发表示,FDA的许可仅限于可以在美国售卖“华恢1号”转基因大米及转基因水稻製品,比如饲料等,但不能卖转基因水稻稻种,也不能在美国种植“华恢1号”转基因水稻。若“华恢1号”想要在美国种植,要经过美国农业部批准。

美国转基因产品入市主要受三部门监管,即FDA、环保署(EPA)及农业部(USDA)。FDA主要负责上市前自愿咨询程序,虽然咨询程序是自愿的,但是企业为了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一般都会与其进行上市前的咨询程序。此前,华中农业大学已经咨询并通过了美国环保署审查。“这一事件表明中国转基因安全评估严格全面,能顺利获得EPA的使用许可和FDA的食用安全认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说。

截至2012年中国农业部共受理192家研发单位的生物安全申请1525项,最终仅对转基因抗虫棉花、抗虫水稻等7种作物发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最终进入商品化生产的作物只有转基因棉花和木瓜。(记者 谭笑)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