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江:国家需要香港 也成就香港
- 大公网
- 2018/02/04 09:58
-
收藏
-
40.1万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昨日在“国家所需 香港所长──共拓‘一带一路’策略机遇”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对香港提出四点希望:瞄准“国家所需”,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发挥“香港所长”,合力提升优势互补效应;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弘扬丝路精神,积极促进人文交流。张德江强调,在国家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今天,香港仍将继续发挥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始终需要香港,也必将不断成就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联同“一带一路”总商会,昨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国家所需 香港所长─共拓‘一带一路’策略机遇”论坛。张德江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赞扬特区政府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很多进展,对特区政府坐言起行、务实有为的施政风格表示充分肯定。
特区要主动与中央搭建政策
张德江对香港提出四点希望:一是瞄准国家所需,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古人讲,不谋全局者,不足与谋一域。”中共十九大做出的战略布局不仅关乎国家发展的全局,也是香港谋划发展应当考虑的全局,特别是“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香港直接相关,亦是香港必须要抓住的重大发展机遇。
张德江指出,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要更深入了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目标、计划、深远意义、实施步骤和具体需求,主动与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搭建政策、项目信息对接平台,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过程中,探索香港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中央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有关战略部署时,也要充分考虑香港需求、发挥香港优势、扩大香港作用、吸纳香港有关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
“并船出海”一加一大于二
二是要发挥香港所长,合力提升优势互补效应。张德江表示,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重要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亦是全球公认最自由、最开放的经济体,国际经贸联系广泛,服务业非常发达。香港服务业门类全、人才多,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高,特别是金融、会计、法律、设计、咨询等专业服务享誉全球,加之“两文三语”通用、知识产权保护完备、市场和法制与国际接轨等等有利优势,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香港的专业服务与内地制造业优势互补、“并船出海”,必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
三是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打造多元合作平台。张德江强调,内地与香港共拓“一带一路”机遇,需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新型合作模式,打造多元合作平台。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相互关联,有机衔接,要着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特别是着眼于青年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推动创业模式创新,合力为两地青年打造创业平台。
四是弘扬丝路精神,积极促进人文交流。张德江指出,香港是国际化的大都市,融通东西方,多民族共居,多元文化共存,在内地机构和企业走出去并融入当地社会方面完全能够当好引路人、促成者。他又提到,多年来香港与内地有关慈善和医疗机构配合,举办健康快车“‘一带一路’国际光明行”,为缅甸、巴基斯坦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在当地赢得广泛赞誉,这些的善举多多益善。
出席论坛的嘉宾还有国务委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王勇,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港澳办主任张晓明,中联办主任王志民,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及“一带一路总商会”主席林建岳等。据了解,本次论坛共分三个专题环节,聚焦金融与投资、专业服务和商贸、产业发展及科技应用,有近120位香港工商及专业服务界别翘楚以及超过380位来自逾170间国有企业的领导及高管人员参与,让双方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上进行直接对接,促进建立策略伙伴关系。
藉“五通”促进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指的是陆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横跨亚洲、欧洲和非洲,涵盖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球三成,货物贸易量亦占全球总额逾三成。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勾画“一带一路”的发展构想及蓝图。
“一带一路”倡议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藉着“五通”,包括民心相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以及资金融通,倡议促进相关国家的共同发展,加强各国在政经人文领域的合作。
改革开放40年 港作用独特
张德江强调,时至今日,香港仍然是内地最大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是人民币国际化等国家扩大改革开放政策先行先试的首选地,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最佳跳板,也是内地学习借鉴城市规划、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验的重要课堂。“在国家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今天,香港仍将继续发挥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始终需要香港,也必将不断成就香港。”
张德江指出,我们坚信,素有爱国传统的香港同胞,一定能与祖国人民心连心、肩并肩,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