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周小川——15载央行掌舵人的辉煌与谢幕
- 香港卫视
- 2018/03/19 17:54
-
收藏
-
45.7万
2002年,周小川担任央行的掌舵人,到今年已经15年了。他是中国央行历史上任职最长的一位。
他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方面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执掌央行15载,从黑发到白发,他是“整体改革论者”,是投资者的“定心丸”,他担任中国央行行长,是中国的幸运。
回顾一下这15年来,周小川担任央行行长期间所做的几件大事。
央行行长大事记:
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
2002年,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正逼近50%。周小川创造性地使用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以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方式对银行进行注资。随后,大型国有银行通过上市补充资本金,而央行出售持有的资产,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以收回当初投放的流动性,解决了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
2004年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管制,2013年又取消了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就是贷款利率完全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又过了两年,2015年底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放开,至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历时11年。
三,农村金融改革。
2007年8月,我国新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框架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
四,汇率改革。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至此中国央行终结了长达十年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机制的历史。同时,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1%。
2015年,周小川再推“8·11汇改”,决定采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报价形式。
2015年8月12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一篮子汇率基本稳定。
五,人民币国际化。
在2015年12月1日凌晨1点,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这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有里程碑意义!
在成为央行行长之前,周小川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就是证监会主席。任职时间:2000年2月24日-2002年12月26日。
证监会主席大事记:
2000年春节后,周小川上任的消息一经传开,开市第一天,股市几乎全线涨停。
在周小川任期内,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革措施,比如:
变"审批制"为"核准制";
引进国际会计准则;
出台"退市令";
对操纵股价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这些措施使得中国的证券市场在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和规范化建设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周小川经典语录:
以美元为参照还是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是参照系的问题。比如孩子的成绩,绝对分数不是一个最好的参照系。改进的办法是,和成绩好而且稳定的邻居孩子比较。但如果邻居孩子的成绩不那么稳定了,你就看班上的平均分,从而知道在班级里是什么情况。
——周小川在“2005年中国银行家论坛上”的发言
比如打仗,固定汇率就好比是手上的一个盾牌,得拿住坚持不动,否则就会受到影响和冲击。因为你一动摇,就等于给出一个信号,使攻击者发现弱点,有机可乘。浮动汇率对待危机的逻辑就不一样。它相当于一个海绵垫子,你要打进来,可以,但不让你打到我,你撤的时候我再夹你一下,就好像游击战一样。所以,这两种汇率制度的思维方式和防范外部汇率冲击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周小川在“2005年中国银行家论坛上”的发言
不能让老百姓手里的钱毛了。
——2007年周小川在分组审议十七大报告的发言
经常得小病有个好处就是,小病不断就不得大病。可千万别弄个大病,否则一病就是十几年。
——2007年11月29日周小川在一个论坛上的发言
音乐剧爱好者:
周小川不仅热爱经济和金融,也热爱音乐。他热爱西方歌剧和音乐剧,珍藏了大量西方经典歌剧和音乐剧,更有报道称周小川还会自己亲自谱写音乐剧。
更不为人知的是,1998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剧之旅》第一作者就是时任建行行长周小川。书的序言指出这本书“首次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了音乐剧这门艺术形式”。这本书对于中国的音乐剧爱好者来说有着不能忽视的地位。
正如他在音乐剧上的钻研,周小川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低调的,但又是不可忽略的。“就像空气和重力,你可能很少注意到周小川对中国的影响。”这是2016年《环球市场》杂志对周小川的评价。
- 标签:
- 周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