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过
- 香港卫视
- 2018/03/27 23:12
-
收藏
-
124.4万
26日,有一位大人物乘坐火车来到了中国北京。
他来了
韩日媒体26日相继报道,朝鲜有一位大人物乘坐火车来到了中国北京。韩国媒体的报道说,辽宁丹东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先是在丹东火车站设置蛇形路障,然后封锁火车站和鸭绿江大桥,之后有列车从朝鲜经过丹东火车站驶往沈阳。
朝鲜列车驶入北京
日本媒体,发布一段视频,显示一列朝鲜列车26日下午3点左右驶入北京车站,而这列火车和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访问中国时乘坐的火车非常相似。
金正日专列
27日上午,钓鱼台国宾馆周边道路管制森严。
钓鱼台国宾馆周围道路封锁
27日上午,中关村一带也实行了交通管制,一般人不得进入。
交通管制下的中关村
到底他是谁暂且不提,先来回顾下上一位乘火车来华访问的朝鲜大人物。
金正日七次访华行程
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曾七次访华,不过每次行程都相当保密,大多都是在访问结束后,才由两国官方媒体公布。而且金正日每次访问中国都是坐火车,经丹东火车站进入。
第一次访华·朝韩首次首脑会谈
2000年5月,金正日对中国首次进行非正式访问。而在下个月,金正日将与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进行史上首次韩朝首脑会谈,一个有破冰性质的历史性会晤。外界一般认为,金正日是要与中国商讨,如何在峰会上解决实质性问题。当时的中国不断与韩国发展经济合作,同时致力于推动缓和朝鲜半岛局势;而朝鲜才刚刚从粮食饥荒中缓口气,经济困境持续,需要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二次访华·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成果
2001年1月,金正日第二次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他首先去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心——上海,参观了浦东新区、贝尔有限公司、上海宝山钢铁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等,他评价“上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吸引了世界惊讶的目光”。此时,朝韩首次首脑会谈结束并取得积极进展,韩国实施“阳光政策”,加大对朝鲜援助,意图帮助朝鲜民众走出经济困境。分析认为,金正日此访最大目的就是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成果,吸取成功经验来解决朝鲜国内经济问题。2002年,朝鲜第一个经济特区——新义州特区成立。
第三次访华·六方会谈
2004年4月,金正日对中国进行第三次非正式访问。 这几年间,朝美关系急转直下。2001年,美国新总统小布什上台,一改前任克林顿政府的对朝怀柔政策。《美朝框架协议》破裂,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重启核计划,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美国向中国请求斡旋朝核问题,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随后启动。分析认为,此访主要是中朝领导人讨论朝鲜半岛局势和六方会谈。这次访问之后,六方会谈也确实取得实质性进展。
金正日
第四次访华·走邓小平南巡路线
2006年1月,金正日第四次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这一次他沿着1992年邓小平南巡路线,从北京到武汉再到广东,一路走访。有报道指,金正日此访主要是考察中国的先进农业、尖端科研发展情况和年轻人动向。专家认为,金正日远赴中国南方考察,是亲眼去了解邓小平改革开放构想实现之地,并为朝鲜改革做进一步构想。另外,当时六方会谈再次进入瓶颈,美国借口朝鲜洗黑钱进行经济制裁,这些问题也应该是金正日访问的重要议题。
第五次访华·“天安舰”事件
2010年5月,金正日对中国进行第五次非正式访问,他先到大连参观当地经济开发区,之后前往天津滨海新区参观。分析认为,复苏朝鲜经济仍是金正日此访的主要议题。不过,当年3月发生的韩国“天安舰”沉没事件调查已逐渐深入,朝鲜陷入非常被动局面,需要中国支持。另外,金正日被指08年得了大病,导致他没有出席当年朝鲜国庆60周年阅兵式,此访也是他大病后再度访华。
第六次访华·介绍继承人
2010年8月,时隔3个月,金正日再度访华,令媒体“猝不及防”。这一次,他到吉林和黑龙江参观考察。有分析认为,金正日如此急促访华,可能是为了向中国寻求更多援助。但更多观点认为,金正日身体健康每况愈下,这么短间隔再访华是为其子接班铺路,寻求中国支持。
第七次访华·同年离世
2011年5月,金正日进行了任内最后一次非正式访问,到北京、黑龙江、吉林、江苏参观考察。分析认为,这次访问距离上次也不到1年,如此频密的访问证明了金正日已经知道时日无多,一方面继续争取中方支持其子接班,一方面仍是学习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复苏朝鲜经济。
2011年12月,朝鲜官方公布消息,金正日因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去世。
朝韩第三次首脑会谈
自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被弹劾下台,民主进步派的文在寅上台后,朝韩关系出现转折性升温(有关韩国政党和朝鲜关系,可以看全球最高危职业 韩国总统魔咒缘何而来)。双方更计划在4月底举行朝韩第三次首脑会谈,而随后朝美也有可能举行首脑会谈,朝鲜半岛局势又到了一个关键的卡口,恐怕这就是此次“他来了”的主要原因吧。
(编辑:曾锐)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