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 | 乐坛慈父 郑国江
- 香港卫视
- 2018/07/12 16:05
-
收藏
-
553.6万
“他是我认识的香港词人中,最具赤子之心的人,词中童心洋溢,有一股别人所无的童真。一看就知,一听就知,是国江作品。因为没有他那颗心的人,写不出来。即使有时身份躲在笔名后面,也必被我看穿。”这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黄霑做出的评价。而他评价的这个人,正是被誉为“一流词匠”的郑国江先生。郑国江一生词作丰富,经典无数,大部分作品已经成为香港歌词研究的重要教材。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到两千年,几乎所有的香港当红歌手,都演唱过他的作品。然而,填词并非他的正职。那么,他有何过人之处?又何以走向成功的呢?
他是填词界的大咖
也是业内的好好先生
他以情入词
自成一派
在与众星的合作中
究竟隐藏着哪些故事
在众多合作的歌手中,郑国江与陈百强是合作最多的。陈百强还未出道,他就开始关注这个年轻人。1979年,陈百强推出了首张专辑,主打歌曲《眼泪为你流》正是出自郑国江之手,歌曲更是入选了当年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成为了陈百强的成名作,刚刚在乐坛崭露头角的他由此开启了顺风顺水的音乐之路。
从陈百强的处子作《眼泪为你流》到续作《不再流泪》,以及后来道尽忧郁少男情怀的《偏偏喜欢你》,陈百强和郑国江携手谱写了一段段高山流水、知音无限的乐坛佳话。而在这些歌曲中,郑国江所填写的词,完全是曲作者的所感所思,所想要表达的境界,用某杂志的说法,郑国江为陈百强填词,那就是“照单抓药”。
如果说他们是香港乐坛的经典组合,那么对于张国荣来讲,郑国江则是他在事业上最重要的人。1981年,初出茅庐的张国荣找到郑国江为其电影《鼓手》填词,但张国荣只付得起一半的费用,郑国江二话不说,照单全收。可见,他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好先生。而在张国荣转投另一家唱片后,令他一炮而红的歌曲,同样也是出自郑国江的笔下。
一日为师
终生为师
童心永存的他
创作了无数经典
从平凡的教师到作词行列
他又经历了些什么
黄霑是霑叔,林夕是夕爷,唯独郑国江是老师。不同于选秀节目,凡是评委就叫老师,而他,真的就是一位教师。郑老师的人生履历不同于波澜壮阔的黄霑和卢国沾,两人开专栏、做节目、办广告,甚至搞实业,郑国江则踏踏实实地做了一辈子的小学教师。
从写单曲到写歌唱趣剧,歌唱趣剧到唱片歌曲,郑国江自称是“业余的专业填词人”。尽管成绩斐然,他还是谦恭低调,把成功归功于幸运。儿歌是郑国江的创作源泉,不管是正职还是副职,他始终与儿童教育分不开。而对于歌词的创作,他说到:“歌曲也有自己的命运,有时是一种因缘巧合。创作是天赋,没法教的!不过基本规则有得教,未必成家,但填一首像样的歌词还是可以的。”也许是黄霑的嘱托,又或者是叶绍德的器重,郑国江最终还是与粤剧结缘。
弘扬粤剧
传承文化
古稀之年
他办起了作品展
入行47年的他
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自小喜欢听粤曲的郑国江,不曾想过会成为作词人。在他看来,写词,纯粹是因为学生时代的个人兴趣,只不过是将国语时代曲和艺术歌曲等加上粤语歌词,或者在读完新诗之后,配合一些简谱填写国粤语歌词,而这,只不过是一些抒怀、游戏之作。他认为,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粤语流行曲,根本是脱胎自粤曲。2008年,粤剧被纳入小学教材元素,由于郑国江多产儿歌,书商便找他编写教科书。而在编写的过程中,郑老师也开启了学习之路。
在随笔集《郑国江词画人生》一书中,郑国江称自己是幸运的,幸运于香港的环境、与众多大牌的合搭、朋友的帮扶、出品人的青睐以及人生的际遇。他把自身荣誉都归功于客观因素,而读者从他书中所体会到的,是他的执著、勤奋和努力。“画虎画皮难画骨”,即使再高的文学修养,再丰富的写作技巧,也写不出那份赤子之心。而这,正是郑国江的可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