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学童16蚊贴“上身”随时致敏

  • 大公网
  • 2018/09/04 11:40
分享到:
  • 收藏
  • 46.3万

登革热肆虐,“重灾区”狮子山公园附近的浸信会天虹小学,有家长“大阵仗”严防,昨开学日着其惹蚊的女儿贴上16块驱蚊贴返校;亦有多名学生改穿长袖衫裤防蚊叮。有医生形容用16块蚊贴“太夸张”,并指驱蚊贴和蚊怕水均含具毒性的化学物质DEET(避蚊胺),儿童若过量使用,随时引致过敏,外国更有文献指有儿童长期吸入DEET,出现抽筋、失眠及专注力下降。医生又特别提醒,驱蚊贴与蚊怕水“打孖上”使用亦会增加浓度,呼吁家长毋须过分紧张。

0.jpg

长洲有学校在每个班房都设置灭蚊灯

  开学日遇上登革热袭港,不少家长都大为紧张,做足防蚊措施,以防子女成为“毒蚊”的大餐。狮子山公园是今次登革热源头之一,在公园500米范围内的天虹小学,家长更加严阵以待,除了为孩子喷蚊怕水、贴驱蚊贴,更有部分改穿长袖衫裤返学,以防被蚊针。

  医生:五块已够保护全身

  就读六年级的岑嘉晴,昨日虽未有穿上长袖衫裤,却“全副武装”返校,身上“驱蚊贴满满”,大公报记者目测点算共有16张,分别贴于两肩、前后手袖、前后裤管及白袜上。嘉晴坦言“十分惹蚊”,过往在学校亦经常被蚊咬,她一般只会喷蚊怕水,“最近有登革热,妈妈比较紧张,因为天气太热,不想穿长袖衫裤,所以为健康着想,妈妈特意买了两盒共24张的蚊贴给我,要我返学记得贴。”

  预防固然重要,但一口气贴16张蚊贴,会否引发中毒危机?儿科专科医生赵长成直言,“16块确实太夸张。”他表示,一般只需在手脚各贴一块,颈后贴一块,合共五块已足以保护全身。赵医生建议,使用蚊贴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应贴于衣袜上,而过量使用可能会影响嗅觉。他又提醒,若使用蚊贴后,皮肤出现过敏反应,应用清水洗净不适位置,情况严重就要尽快求医。

  蚊贴蚊怕水不宜打孖用

  儿科专科医生冯宜亮亦对大公报记者表示,蚊怕水、蚊贴等驱蚊产品,一般含化学成分DEET,因含有毒性,所以蚊子会避开,但产品一般设有浓度上限,儿童使用的浓度不可以超过10%。他形容,防范登革热有如长期作战,若儿童长期使用蚊怕水或驱蚊贴,身体不断吸收DEET,长远会有副作用,据外国文献引述,长期吸入DEET的儿童,曾出现抽筋、失眠、呼吸不畅、情绪不稳等症状,若身体对DEET有过敏反应,皮肤会红肿痕痒。但他暂未接触有儿童因过量用驱蚊产品引致不适。

  冯宜亮又提醒家长,儿童同时使用蚊怕水和驱蚊贴,也变相提升DEET的浓度,“DEET是油溶性化学物质,容易渗透皮肤并进入血液,所以昆虫驱避剂不能与防晒混合涂用,否则会令人体吸收DEET的效果倍增”。他建议只需使用20%以下DEET的蚊怕水或蚊贴,已足够涵盖小学的上学时段。

  港九药房总商会副会长刘爱国表示,登革热疫情爆发后,驱蚊产品销量增加20%,而声称可防登革热的蚊怕水较蚊贴更多人选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