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今日连发两次地震 专家释疑是否与日本地震有关
- 香港卫视
- 2021/02/14 20:17
-
收藏
-
40.0万
据中新网报道,江苏省地震局14日官方消息,当天上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两分钟内先后发生0.7级和2.0级地震,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据江苏省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02月14日08时38分,在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北纬33.46度、东经118.85度)发生0.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随后,在08时39分,淮阴区(北纬33.46度、东经118.88度)又发生2.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地震发生后,当地多位市民表示有轻微震感,但对生活没有造成影响。截至目前,官方暂未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淮阴区地处江苏北部平原腹地,位于南北气候、地理分界线之处,2001年撤县建区,是淮安主城区之一、城市北大门。
淮安接连两次地震是日本强震诱发的? 专家:难以判断
据现代快报14日报道,2月13日23时08分左右,日本福岛近海发生里氏7.3级强震,震源深度为60公里。巧的是,8个多小时之后,距离福岛1500多公里的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北纬33.45度、东经118.86度),在2月14日08时38分和08时39分,分别发生了0.7级、2.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很多网友好奇,淮安的小震会不会是日本的强震引发的,两者有关系吗?对此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原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
·7.3级强震是10年前“3.11”的余震?
日本7.3级强震发生后,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古村孝志表示,本次地震应为板块交界处发生的地震,因震源较深不会引发海啸。
日本气象厅官员镰谷纪子表示,这次地震或为2011年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3·11”地震)的余震,并称当地的地震年间发生数较“3·11”地震前还有所增加。
那么,这次强震是10年前“3.11”大地震的余震吗?现代快报记者连线采访了原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他表示,地下应力能量的释放需要一个陆陆续续的过程,而且震级越大需要释放的时间越长,余震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判断一个地震是不是余震,主要看震中地区是不是发生在原来地震的地震带上,而且震级小于主震。
一般来讲,四五十年,甚至六七十年后发生在原地震带上的地震,都被认为是“远期余震”。有的大地震“远期余震”超过百年。
不过,在孙士鋐看来,时隔10年来讨论这次强震是不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9级大地震的余震,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是半年内,发生了比较大的余震,这时候对公众进行解释,可以消除公众内心的恐慌,让大家有心理应对准备。”
孙士鋐同时提醒说,7.3级强震后,一般会有余震。
·淮安地震和日本强震有关吗?
据江苏省地震台网测定,2月14日08时38分,在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北纬33.45度、东经118.86度)发生0.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08时39分,在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北纬33.46度、东经118.88度)发生2.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淮安相距福岛1500多公里,这连续的两次小震,和日本强震有没有关系?孙士鋐直言:不好判断,很难说。
他说,一个强震后,会引发大范围内应力场的调整,就算远隔千里之外,也不例外。“强震引发的应力场变化,会触发某些地下应力的变化,使得地下能力提前释放,发生地震。”如果,从这方面而言,可能是有关系的。
但是,这也很有可能是一种巧合。正好,日本地震后,淮安也发生了地震。“很难说清楚,难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