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深圳调整隔离政策:入境人员仅需14天 期间检测4次核酸

  • 香港卫视
  • 2021/03/25 21:08
分享到:
  • 收藏
  • 40.5万

3月25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介绍清明节疫情防控最近举措,通报了我市疫情防控最新形势。目前,深圳全市均属于低风险地区。在院的确诊病例5例,均为一般病例,在院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例。另外,深圳入境人员无需再实施“14+7”隔离政策,调整为14天。

微信图片_20210325210843.jpg  

据了解,自2020年1月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截至3月24日24时,深圳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00例,其中境外输入77例;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260例。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介绍,我市疫情总体平稳,截至3月24日连续60天无新增境外输入关联病例,无新增本土病例,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新增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为境外输入,全市均属于低风险地区。

常巨平同时强调,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流行态势,多国报告新冠病毒突变株。香港疫情一直波动反弹,近期再现新发聚集性疫情群组。深圳作为超大型口岸城市,境内外人流、物流庞大,依然面临“外防输入”的较大压力。与此同时,随着清明假期即将到来,人员密集流动,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松懈。

  

深圳调整“14+7”政策

 

针对目前形势,深圳继续落实国家和省的工作部署,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严格执行“外严防输入、内严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压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家庭”的“四方责任”,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原则,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调整“14+7”政策。不再实施针对入境人员的“14+7”政策,对入境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隔离期间按照第1、4、7、14天共检测4次核酸。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即可解除隔离观察,允许自由流动。不得对解除隔离人员再采取延长期限、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管理、社区健康管理等措施。


二是有序推动新冠疫苗接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力手段,我市于2020年10月下旬开始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前期主要接种对象为防输入的重点人群,目前正稳妥有序扩大疫苗接种覆盖面。截至3月24日,我市新冠疫苗累计接种209万剂,累计接种144万人。目前在用的新冠肺炎疫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经过验证,广大市民可以放心接种。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省的统一部署,分阶段开展各类人群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

 

四类人员不可参加清明祭扫活动

 

深圳将持续抓好清明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全国疫情比较平稳,广东省所有地区都属于低风险地区,清明期间返乡祭扫不需要提供核酸检测证明。但按照新冠疫情防控的要求,以下四类人员不可以参加祭扫活动:

1、14天内有境外(含国外和港台)旅居史的人员;

2、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

3、密切接触者解除14天的隔离之后不满7天的人员;

4、有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人员。

这四类人员不可以参加祭扫活动,这是根据疫情防控总体的评估分析提出的政策措施。此外,清明期间如发生本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应暂停开放现场祭扫服务。

随着清明临近,我市将迎来较为密集的人流、物流高峰,常巨平呼吁广大公众,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麻痹、不侥幸、不松懈,坚持“外严防输入、内严防反弹”不放松。建议大家尽量减少聚集。清明期间传统活动较多,建议少去旅游景区、酒店、网吧、影剧院等人群密集公共场所,尽量减少外出、聚会聚餐次数,避免人群聚集,降低疫情风险。

此外,也要做好个人防护。希望市民朋友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推、保持“一米线”等良好习惯。密切关注个人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就诊,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动告知医生14天内旅居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