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2021年一季度生产总值超725亿
- 香港卫视
- 2021/04/23 17:50
-
收藏
-
36.3万
近日,记者从绵阳市2021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该市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725.25亿元,同比增长17.0%,两年平均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44亿元,增长8.3%,两年平均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0.97亿元,增长15.2%,两年平均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92.84亿元,增长19.7%,两年平均增长8.5%。
会上,就绵阳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的工作思路,全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经济循环日益畅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市场预期不断改善,总体呈现“加快恢复、稳步向好”态势进行了说明。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初步统计,小春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85万公顷,同比增长0.2%。一季度,生猪出栏93.50万头,增长23.1%;牛出栏3.07万头,增长3.4%;羊出栏19.50万只,增长2.4%;家禽出栏1711.14万只,增长6.9%。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5.5%,两年平均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7.4%。从重点产业看,六大重点产业产值增长26.7%。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增长37.5%,电子信息产业增长34.4%,汽车产业增长30.2%,新材料产业增长21.3%,食品饮料产业增长9.9%,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9.4%。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10.66亿元,同比增长40.4%,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5.0%,两年平均增长11.8%;实现利润总额17.53亿元,增长161.2%,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46.3%,两年平均增长20.9%。
服务业加快复苏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7.8%,两年平均增长8.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6.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5.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8.4%,金融业增长10.2%,房地产业增长13.9%,其他服务业增长18.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4.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2.8%。
消费品市场稳步回升
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27亿元,同比增长29.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4.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3.97亿元,增长29.8%;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3.30亿元,增长28.7%。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4.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6.8%,其中:工业投资下降39.9%,技改投资增长11.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0.3%。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0.2%。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长37.0%,商品房竣工面积增长351.9%,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5.5%。
财政金融运行良好
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42.84亿元,同比增长23.1%,两年平均增长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107.87亿元,同比增长15.8%,两年平均下降0.1%。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508.29亿元,同比增长14.7%,两年平均增长14.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87.12亿元,同比增长14.0%,两年平均增长14.1%。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6317人,完成全年目标的34.7%;城镇登记失业率2.68%,低于省控目标1.32个百分点。
进出口有升有降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53.17亿元,同比下降5.1%,两年平均下降9.4%。其中,出口额19.47亿元,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15.7%;进口额33.70亿元,下降12.5%,两年平均下降18.1%。
总的来看,一季度绵阳市经济呈现持续稳定恢复增长态势,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部分行业恢复发展还有待加强、消费修复还需进一步加快等问题。下一步,绵阳将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在服务保障国家战略上当先锋,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上勇探索,在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推动绵阳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香港卫视记者熊隹 谭吉四川绵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