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有一条“扶贫线”? 罗致光:莫名其妙!
- 香港卫视
- 2021/08/29 14:28
-
收藏
-
24.8万
今日(29日),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发表网志讨论综援、长生津及职津三项政策。他表示,近月有政策研究员指香港政府有一条“扶贫线”,令人莫名其妙。香港的福利制度中,为有经济需要的家庭提供援助的各项政策,包括医疗、教育、房屋及社会福利等,会就不同政策目的及考虑因素,设立不同的收入和资产限额,因此香港政府基本上没有一条“扶贫线”。
罗致光(资料图)
罗致光表示,特区政府于2012年底重新成立扶贫委员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决定便是订立官方贫穷线,协助分析本港贫穷情况的形态,制定扶贫政策及检视其成效。2019年,香港的1人至6人以上住户的贫穷线分别为4500元、10000元、16600元、21400元、22100元及23000元。而在职家庭津贴当年令4.8万人脱贫,而除了协助有需要人士脱贫外,职津兼有“防贫”的作用,有助减低收入不均的情况。
罗致光指出,2019年2月1日的每月平均综援金额显示,除了1人住户外,其他住户人数住户的每月平均综援金额略低于2019年的贫穷线;换言之,单靠综援只能帮助部分受助住户脱贫。这也是为何2019年年中领取综援人数约为31.8万,当中只有约一半人,即15.5万人可以脱贫的原因。他续指,《2019年施政报告附篇》公布一系列综援计划的改善措施,包括将每月最高豁免计算入息限额由2500元增加至4000元,将多项补助金和特别津贴扩展至合资格非长者健全受助人及按住户人数把租金津贴的最高金额增加约3%至27%不等。上述改善措施已全部实施。
罗致光表示,以2019年6月底时有54.7万人领取长生津作参考,领取长生津从而脱贫的人数只有15.4万人,主要原因是单靠长生津金额本身不足以脱贫,基本上需要住户有其他收入,再加上长生津收入才可高于贫穷线。他说,现届政府调整长生津的领取条件,配合公共年金的推行,有助未来让更多的长者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