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龙安:建议香港建立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上传机制
- 香港卫视
- 2022/03/04 14:49
-
收藏
-
45.1万
新冠肺炎自爆发以来,已经多次在香港小区传播,而当前第五轮的疫情是前所未见的严峻,随着疫情不断恶化,每日确诊者数以万计,然而香港医疗的短板亦在疫情期间被放大,检测能力不足、治疗和隔离设施短缺、医护人员紧张等种种原因,造成大量的确诊者未能得到合适的治疗和隔离,造成在小区大面积传播。
对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龙安建议︰
香港完善突发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堵塞检疫防控漏洞,同时与内地卫健委建立上传机制,打通香港和内地对传染病监测系统的对接,探索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传染病智能化预警系统,形成大数据,对传染病的监测、评估、预警和反应,共同制定反应措施。
建议以本次抗疫经验,与内地探讨制定触发机制,在危急关头机制自动启动。建立建全在重大疫情、自然灾害时稳定供港物资的供应,特别是在进出口清关、专列调度、水路和陆路运输等方面形成应急方案;制定内地专家、医生、护士、护理员等在港临时执业、工作的资格和指引;制定许可在特别情况下,容许未在港注册中成药于重大传染病情况下使用。触发机制具体制定可由中央负责,由特区政府官员落实跟进。
建议由香港以及内地专家、部门领导共同组成指挥中心,遵循科学抗疫的原则,听从专家建议制定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的抗疫决策机制,避免资源错配的情况;加强香港和邻近内地城市合作,补齐香港医院检测能力不足、治疗和隔离设施短缺的情况,在重大传染疾病防控过程中,建立长效、快速的合作反应机制,舒缓香港面对重大疾控的医疗压力。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龙安: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小区、推进服务业数字化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正在成为重塑各国经济竞争力和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积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将网络科技为主体的数字科技运用到经营及服务层面,提供更广泛、更优质的以人为本商业和小区服务,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关于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小区、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林龙安建议:
各地应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各地各级政府要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搭建上下联动、横向畅通的智能城市组织推进机制,建立跨部门的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
通过立法构建公平透明的公民数据使用、监管机制,建立统一的公民讯息服务机构和公民服务大数据平台,在城市发展及保护私隐取得平衡,形成数据治理、数据开发的数据安全利用机制,释放城市数据要素活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大力发展智慧管网、智慧水务,推动智慧灯杆、智能井盖等应用,促进市政设施智慧化,加速建立城市部件物联网感知体系,提高城市数字化水平。
以满足市民对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养老等基本民生保障迫切需求为导向,加大智能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投入,推动公共设施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医院、智慧校园、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等一批数字化示范应用场景,提供物业管理功能、拼车、租房、快递物流、电商购物等高效、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各地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能城市,精要在于不单是利用各种科技或实体基建,而是通过科技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改善市民生活质素。
充分发挥大学、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带动牵引作用,加快开设数字经济产业相关的专业或课程,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校企人才对接机制。支持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科技媒体等组织开展数字经济领域技能比赛和人才评选,建立行业人才评价体系,搭建人才流动服务平台。
鼓励内地高校、龙头创科企业在港合作设立研发机构,整合利用国际研发资源,利用香港法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与国际接轨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和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
内地深化与香港在数字经济、智能城市发展的合作,积极推动港深广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建设,打造智慧大湾区。在香港举办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高端展会论坛,在「一带一路」推动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 标签:
-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林龙安
- 香港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