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五中全会临近,中纪委放出哪些“大招”?

  • 东方早报
  • 2015/10/20 10:26
分享到:
  • 收藏
  • 27.0万

        随着五中全会的临近,中纪委不断释放“大招”,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的反腐力度仍然不减。

        全会前夕,十余名“老虎”案件有进展

        中央纪委网站近日连续发布四名省部级官员案件信息: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国家安监总局原局长杨栋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常委、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潘逸阳,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常委、南宁市委原书记余远辉4人严重违纪被双开。至此,今年被查处的23名省部级官员中,已有17人被开除党籍与公职。

        中纪委反腐出大招:严查“自己人”的腐败

        中央纪委在“打老虎”“拍苍蝇”的同时,严查自己人的腐败,以实际行动“正家风”。今年9月23日,中央纪委召开前所未有高规格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王岐山始终强调的“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用严明的纪律管住自己”,无论对本系统还是普通人来说,都已不再陌生了。

        中纪委机关报:查苏树林第一时间发布产生强大震慑效应

        国庆长假最后一天深夜,中央纪委发布的一条消息至今余音绕梁,关于“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苏树林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的解读分析依旧是大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对于腐败案件的查处,第一时间发布消息,不遮遮掩掩,值得点赞!这样做既产生了强大的震慑效应,又深得党心民心。

        中纪委高密度曝光违纪典型 节前反腐上紧发条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今年中秋国庆“两节”前夕,中纪委高密度点名曝光了“四风”违纪的典型案例。从提前一个多月发出反腐预警,到密集点名曝光违纪典型案例,临近中秋国庆,中纪委的节前反腐上紧发条。

        从2013年开始,作为节庆反腐的重要节点,每年八九月间的中秋国庆“双节反腐”已成为中纪委的常规动作。不过,与往年相比,今年中秋前夕,中纪委对违纪典型的曝光密度明显加大。

        中纪委:百名外逃腐败分子已有10人归案

        按“天网”行动统一部署,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此前集中公布了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中国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

        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说,外逃腐败分子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集中公开曝光,截至目前,已经有10人被抓捕归案,包括李华波、戴学民、孙新等外逃分子。

        中纪委通报有五个变化 值得关注

        变化一:纪法分开更突出

        查阅中央纪委网站发布内容可见,在8月29日邓崎琳接受组织调查时,用词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到了10月7日苏树林被查,则改为了“涉嫌严重违纪”。

        把违纪和违法区分开来,这正体现着纪委工作是围绕“四种形态”的细化。纪委“办案”是监督执纪,而不是党内公检法“抓小偷”。让管纪律的管好纪律,该法律管的交给法律,这是回归主业的本分。

        变化二:六大纪律更鲜明

        四份通报是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首次发布,违反政治、组织、廉洁、工作等六大纪律的问题一一列出,对违反这些纪律,以纪语纪言进行解释说明,最后才点出在何种问题上涉嫌犯罪,鲜明地体现了纪律挺在前面。

        变化三:违纪情况更详细

        这四份通报稿较之以往篇幅更长,通报的问题也更加详细。比如,“发表违背中央精神言论”、“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干预纪检机关的纪律审查工作和司法机关的案件查办工作”、“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等,都写进了通报中。首次写入了“家风败坏、对配偶子女放任纵容”,“进行非组织政治活动”等语句。

        变化四:高线底线更明确

        四份通报均使用了“理想信念丧失,严重违反党的纪律”的语句,这是紧扣准则与条例的表述。理想信念丧失,自然做不到廉洁自律。

        变化五:政治纪律更具体

        此次通报的四人,在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方面给出了较为具体的描述。以往对违反政治纪律表述比较概括,多数仅用一句“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新的改变不仅减少了舆论对“违反政治纪律”的猜测,而且为党员领导干部划出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杠线,一方面让公众知情,另一方面能起到更有针对性的震慑作用。(原载于10月18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有删节)

  •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