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真正优秀军人:信息精英+钢铁硬汉
- 解放军报
- 2015/10/16 14:54
-
收藏
-
13.4万
点滴抓养成 培养合格兵
——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市支队促进新兵向合格军人转变的调查与思考
军人要有军人的样子,军队要有军队的样子。那么,革命军人“好样子”到底从哪里来?
近期,各军区、军兵种报对“军人好样子”的报道反映出,军人的“好样子”是在点滴养成中积聚起来的。因此,军人要把工作做在平时,把好习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贯穿到提高能力素质的全过程。只有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树立起“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本版特别推荐这组稿件,希望给读者以启示。
——编 者
“兄弟们,从今天起,我要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两年后见!”这是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市支队新兵柳小东入伍后发的最后一条微博。
入伍前,柳小东是个地道的手机控,大到时事热点,小到花边新闻,他都习惯在微博上“晒一晒”。“几分钟不刷微博,心里就不自在,总感觉少点什么。”柳小东坦言。找热点、转段子,他每天花费至少6个小时在网上。没想到,一到新兵营,手机就被统一保管了。这不,柳小东在上交的前一刻还不忘点下“发送”键,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说起柳小东的“不习惯”,班长陈壮向笔者讲述了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对话。新兵入营的第一天晚上,陈壮查铺回来后,发现一个黑影在班里来回走动。仔细一看,是新兵柳小东。
“柳小东,你怎么还不睡觉?”
“班长,我饿得睡不着,部队里有夜宵吗?”
原来,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柳小东,平时生活非常不规律。“在学校里我经常深夜一两点钟才睡觉,看电影、打游戏、K歌,夜生活非常丰富。到部队后,按点吃饭、准点睡觉,还真有点不太习惯。”柳小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柳小东的“不习惯”还不只这些。随着采访的深入,同班战友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陈壮告诉笔者,柳小东在新兵中喜欢套近乎,擅长拉关系。
在一次队列训练中,柳小东想偷个懒,本以为平时关系不错的班长会网开一面,没想到却受到批评。对此,柳小东也很困惑:“入伍前,我经常游走于各个学生社团,最拿手的就是处理人际关系,怎么到了部队就行不通了呢?”
发生在柳小东身上的三个“不习惯”并非个例。新训团党委因势利导,引导官兵开展了一场深入讨论。
“据问卷调查显示,92.8%的新兵入伍前经常使用手机和网络,‘手机依赖症’‘拇指族’‘低头族’是他们共同的标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兵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甚至有个别新兵提出质疑,现代战争拼的是科技含量和综合实力,还有没有必要培养军人的血性虎气?这些都给新训工作带来了挑战。”新训团团长黄虎率先发言。
“今年有过社会经历的新兵比例占到54.2%,个别战士在入伍前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如果不尽快祛除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就难以培育出‘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三营八连指导员肖岘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听了众人的议论,新训团政委费海平沉思后说道:“从不习惯到习惯、从坏习惯到好习惯,正是每一名新兵凤凰涅?的必经过程。入营之初,我们就要引导他们迈好军旅生涯第一步,从点滴养成做起,祛娇气、聚虎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问题析透,办法出台。党委“一班人”迅速达成共识,立说立行,在官兵中掀起了用好习惯塑造好样子的热潮。
“‘刺刀见红’的战争年代虽渐行渐远,敢于亮剑、敢于牺牲的铁血精神却永不过时。血性虎气是军人特有的气质,是能打胜仗的精神支撑。在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背景下,真正优秀的军人应当是‘信息精英+钢铁硬汉’。”在以“血性虎气是否过时”为主题的辅导中,新训一营四连指导员张继满的授课赢得阵阵掌声。
“只有首先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行动起来才会更自觉。”新训团领导告诉记者,“不少新兵是受影视作品影响才步入军营的,一时的感性认识并不能持久发挥作用。只有让新兵真正深入理解军人是什么、血性虎气是什么,他们才会自觉从点滴养成做起,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是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自然水到渠成。
紧贴实际,因势利导。“结合新兵表现欲强,渴望得到认可的特点,我们在局域网开辟了‘好习惯培塑好样子’专栏。”新训团副政委徐良道介绍,他们鼓励新兵养成争当训练尖子、积极建言献策、科学理性消费等好习惯,让新兵的军旅生涯第一步走得更扎实。
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绿军装,不一样;好儿郎,当自强;早起床,正衣装……”采访期间,笔者发现每名新兵的床头柜里都放着一本《日常养成三字歌》小册子。支队政治部主任童红兵向笔者介绍,考虑到新兵的阅读习惯,这种附带图片的小册子,读起来朗朗上口,看起来形象直观,新兵更易于接受。
临行前,柳小东的话让笔者颇感欣慰:“起初,我对部队强调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不以为然,现在我明白了,军人的‘好样子’必须在点滴养成中一点点树立起来。”(张雯 顾朝清 李乐)(《解放军报》2015年10月16日 10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