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香港机会之城失色 须重拾动力
- 星岛日报
- 2015/06/24 10:03
-
收藏
-
9.4万
继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指香港综合竞争力被深圳超前之后,又一项研究显示,本港竞争力名次相对于内地省市进一步滑落。今年来港留学和留港就业的内地生数目大减,也进一步反映深圳等地能够提供香港所缺的发展机遇。香港社会需要上下一心,去突破发展瓶颈。
香港曾经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的省市排名中12连冠,及后逐渐被一些内地强省和京沪超越,昨日公布的2015五年全国省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本港排名更由去年第6位降至第12位。
这个研究以省和直辖市作为比较单位。本港作为弹丸之地,综合竞争力竟曾冠绝人力和土地资源大得多的各省,原因是内地花了多年搞政治斗争走歪了路,要在民穷财尽的起点重新追赶。由于本港已经成为增长较慢的成熟经济体,内地急起直追,经济火速增长,一些富省以其丰厚的人才和土地库,发挥规模效益,赶上或超越香港,是正常规律。
政争窒碍吸引人才
现时香港在人均财富方面仍然冠绝全国,宜居程度却不是名列榜首,因此不容自满,须探讨巩固自身优势之外,正视土地人才不足,以及施政效率退步等不利条件,合力解决。
香港是机会之都,不少当年因为内地政治环境无从施展所长的人,移居香港后发展出个人事业,为自己和社会创造可观财富,就算不是所有人都飞黄腾达,至少有安乐日子过。香港以优越的基建和管理等软硬件,凝聚人才钱财,再在这基础上持续创富。
这些人不一定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但是从自己的经验,担忧香港泛政治化窒碍经济发展。至于内地年轻一辈,看到香港社会的“排内”本土情绪日炽,来港意欲削弱,尤其是内地今天提供的发展机遇,有的更胜香港,而且居住成本便宜得多,有更多余钱去享受人生。
深圳创业气势如虹
今年头五个月,只有900多位在本港大学毕业的内地生获批留港就业,不及去年全年一成。愈来愈多内地生毕业后返回内地就业或创业,最著名例子是产品占全球无人机市场七成的大疆创新,就是由本港科技大学毕业的八十后内地生到深圳创办。
深圳已经成为全国创业精神最蓬勃的城市,去年包括个体户在内的新登记企业超过二十万,年增三成半,平均每六个常住居民就有一个是企业“老板”,在创新科技方面做得尤其出色,由上游的创投基金到下游的制造业配套,已经形成强大的群聚效应和经济链。
香港过去花了太多时间在政治斗争内耗,现在政改暂且休战,官员和议员愿意聚焦经济民生,不能只偏重于如何改善服务和福利等财富再分配项目,还须在创富和发展方面多作筹谋,无论是吸引人才、填海造地、跑道和铁路基建,以致利用内地的机遇来比翼齐飞,都需要社会共同促进,才可重拾发展新动力。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