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端午节是个“悲壮”的节日 不能祝“快乐”?
- 河南商报
- 2015/06/20 11:10
-
收藏
-
10.1万
端午节前,网上流传:端午节是个“悲壮”的节日,只能道“安康”,不能祝“快乐”。这一说法,着实让不少人觉得“拧巴”。不过,大可不必这样,民俗专家说了,“快乐”过端午节的习俗都延续1000多年了,咱就尽情地乐呵吧。
网传
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得说“安康”
这个端午节,哪句祝福语最红?“安康”。
托网帖的福,这个略显生僻的词,在这个端午节到来之前火了一把。
这几天,网上流传一个“科普帖”:端午节不适合跟亲朋好友说“节日快乐”,因为端午节是一个祭祀节日。这一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历史上的这一天,是个“悲壮”的日子。
所以,过此节,可以送“安康”,但不建议互道“快乐”。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表示,要扫扫盲了,不是所有节日都可以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这一提醒恰逢其时,赢得不少网友转发。
讨论
“端午节快乐”真的是“深深的寒意”?
看到这个科普知识,有网友直呼自己“没文化,一直犯错”。还有网友表示,再听周边朋友说“端午节快乐”,都感到“深深的寒意”。
但也有不少网友并不介怀,很想得开。
@努力成为Teddybear:清明都有发快乐的。
@要变得高贵冷艳才行:现在只关心放假,所以就开心了。
@阳光男神:端午节,又是一个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好开心呀!
真相
端午节都“快乐”了1000多年了
真相到底是什么?河南大学民俗专家彭恒礼说,端午节“原始来历”和节令有关。在古代,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端午时节天气转热,疫病容易横生,所以最初这个节日和驱邪消灾祛病有关。因此,插艾、喝雄黄酒、绑五色丝线等习俗也就应运而生。
直到汉朝,楚地的文人士大夫敬仰屈原,并遇到同样遭遇,自比屈原,至此,端午节祭奠屈原的风气才渐起。“直到魏晋南北朝,才形成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风潮。这时候距离屈原离世已经过了几百年。”他说。而直到北宋,我国的传统节日开始“固定”下来。打那时起,端午节骑马射箭、赛龙舟等“快乐”的过节方式就已经风行。“到现在已经1000多年了。”彭恒礼说。
他认为,节日应该与时俱进,守着北宋以前的传统过端午节,着实没必要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