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三处破舱切割点已确定

  • 法制晚报
  • 2015/06/03 17:13
分享到:
  • 收藏
  • 12.1万

        今天中午,起吊能力为500吨的“湘岳工001”和“桥船1号”打捞船已赶到“东方之星”事件现场做好打捞准备工作。现场上下行船舶已经恢复通行,海事部门在现场加强维护。

        截至今天上午,对“东方之星”的救援仍在进行之中。据央视报道,现场救援力量兵分三路,第一路对露出水面的船底切割,第二路潜入十余米深的江底搜救,第三路沿江搜寻。

        6月1日21时30分许,载有456人的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旅游客船“东方之星”在由南京驶往重庆途中发生翻沉。

        根据现场部署,今天第一路救援力量在现场进行水上救援,由2艘500吨级打捞船靠近倾覆船,吊住倾覆船首尾两端,捞起倾覆船,敲击船体,通过寻找“气穴”确定幸存者位置。之后切割露出水面的船底,迅速破舱打开救援通道,将幸存者救出。

        同时,救援力量勘探情况,预备今天将倾覆船扶正。

        第二路为水下救援力量,200多名潜水员集结待命,携带强光手电筒、氧气罩、潜水刀,潜水员潜入15米深的海底,进入船舱内部,对每个船舱摸排2至3遍,搜寻幸存者。但目前因为长江流速快,水质混浊,搜寻难度较大。

        第三路救援力量沿江搜寻,共动用110多艘船艇、数千人员、直升机沿江巡视,对落水乘客进行搜救。目前范围扩大至下游220公里处。

        目前,现场救援人员确定三个开舱切割点。该船总长76米,第一个切割点是距螺旋桨(船尾)7.2至18米的空气舱;第二个位置在中间,是污水舱,距离螺旋桨42至54米;第三个位置是首空舱,距离螺旋桨为60至64米。现场专家说,一般通道比较集中的地方,可能是逃生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

        打捞过程

        两艘500吨级打捞船把“东方之星”拎起来,船体用钢圈固定住,即把船体包住,拎起来开舱。本版内容综合新华社、央视

  •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