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称局势"总体稳定"预示:中国暂不会在南中国海设空识区
- 联合早报网
- 2015/05/28 10:36
-
收藏
-
9.5万
针对外界担忧中国将在南中国海的岛礁建设完工后划设防空识别区,中国外交部昨天回应说,划设空识区将取决于空中安全是否受到威胁和威胁程度等因素,而当前局势“总体稳定”。此番表态预示,中国暂时不会在南中国海上空设立空识区。
在南中国海这个存有主权争端的海域,中国近期加快了填海工程,并在一些岛礁建设飞机跑道等设施,引起周边国家的担忧,也导致中美官方爆发舌战和两军对峙,促使区域局势升温。
中国外交部官网昨天刊载边海司司长欧阳玉靖就中国南沙岛礁建设,接受官媒新华社和《中国日报》书面采访的答问内容。中国如此详述南中国海建设计划的做法相当罕见,上一次是上月9日,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系统地介绍了相关工程。
在这次采访中,欧阳玉靖被询及中国完成岛礁建设后会否划设空识区时,虽然一方面暗示中国短期内不会这么做,但另一方面也强调,中国拥有划设空识区的权利,“这与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没有任何关系”。
他并指出,中国正同亚细安(中国称东盟)国家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实《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维护区域和平稳定。
不过,中国最近加速在南中国海的填海工程,被外界视为是违反《宣言》的举措。而预计相关问题将成为本周末于新加坡召开的香格里拉对话会焦点之一。
欧阳玉靖在采访中重申,中国对相关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开展建设活动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合法、合理、合情,无可指摘”,“不违反《宣言》”,而中国一向致力于全面落实《宣言》,尊重并遵守《宣言》原则、精神和规定。
他并反指亚细安一些国家无视《宣言》,不断采取侵权挑衅行动,阻挠各方在《宣言》框架下开展务实合作,单方面提起仲裁,极力推动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威胁区域和平稳定。
为此,他呼吁有关国家与中国相向而行,管控分歧,促进共同开发和海上务实合作。
强调岛礁功能为民事服务
被问及中国进行岛礁建设的目的是否旨在加强南中国海的军事存在时,欧阳玉靖在答复中试图消除外界的疑虑。他强调,虽然中国有权在相关岛礁上部署必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但岛礁上的功能更多地还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改善驻守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更好地履行中国承担的相关国际责任和义务。
他还表示,中国愿在将来条件成熟时邀请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利用相关设施开展海上搜救等方面的合作,但具体向国际社会开放哪些设施,中国将在有关工程建设完成后统筹规划。
针对外界有观点认为中国岛礁建设是为了强化岛礁法律地位和“断续线”主张,欧阳玉靖说:“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主张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历代中国政府所长期坚持,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无需通过岛礁建设来强化。”
至于有舆论指中国岛礁建设的速度和规模远超其他国家,欧阳玉靖回应说,中国作为大国,承担着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因此建设活动的规模、速度与在南中国海承担的海上搜救、防灾减灾、气象观测、生态环境保护、航行安全、渔业生产服务等方面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相称,是基于实际需要。
他也反驳美国指责中国的岛礁建设将影响南中国海航行和飞越自由的说法。
他指出,这些建设有助于提高中国及国际社会在海上搜寻与救助、气象观测、航行安全等方面的能力,不仅不会减损各国在南中国海享有的航行自由,反而有利于共同应对海上挑战,为航行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此外,华春莹昨天也在例行记者会上补充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航行和飞越自由绝不等于外国的军舰、军机可以没有任何限制、无视甚至损害他国的主权和合法权利及航行航空安全。
她强调:“我们不希望航行自由成为个别国家用来损害他国主权合法权利和损害他国航行安全的一个借口。”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