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张荣顺:反对派不能出闸是历史正义

  • 星岛日报
  • 2015/05/22 09:04
分享到:
  • 收藏
  • 12.0万

        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张荣顺在刚过去的周二三,于深圳举行政改座谈会,讲述香港行政长官普选制度的考虑。

        他在发言中指出,特区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是一套民主、开放、公平、公正的制度。”他批评香港的反对派,“企图通过普选夺取香港特区的管治权,进而把香港变成独立政治实体或者推翻中央政权”,因此,“反对派的人不能成为行政长官候选人,不仅合理,而且是历史的正义,现实的公正。”

        对于提委会制度所受的批评,张荣顺则认为,“好在香港《基本法》有一个提名委员会的规定,否则,在香港当前的社会政治生态下,根本没有条件实现普选。”他提出,若采用公民提名、政党提名,“会不会出现香港普选之日就是玩完之时的情况?现在还没有普选,反对派已经把香港折腾得不行,大家知道,普选过程就是一种全社会的深度政治动员过程,要再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届时的政治局面大家都可以想到。”

        他强调政改方案的提名制度合乎民主、开放、公平、公正的原则。他指西方民主理论所讲的民主,通常都只讲选举阶段的民主,而不讲候选人产生阶段的民主。香港提委会制度,涵盖社会各界的精英,具有广泛代表性,这是提名程序民主性的基础;参选人要获得过半数提委支持成为候选人,符合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提名产生两至三名候选人,保证了行政长官人选都要经过一人一票选举产生,符合选举民主的核心要求。

        在开放性方面,张荣顺指,在联名推荐阶段,所有联名推荐是公开、透明的,而提名委员会提名过程中,将提供适当的平台让参选人有公平及充分的机会向提名委员会全体委员,以至广大市民大众解释其政纲和理念,争取支持,确保参选人争取提名的过程是公开透明的。

        至于公平性方面,他指提名制度在四个层面体现了平等性,包括参与人身分、“入闸”条件、机会及“出闸”条件都是平等的。最重要的是,按照普选法案的规定,提名委员会的广泛代表性意味着其组成人员的背景高度多元化的,采用二至N票的投票方法,使任何政治团体或利益团体都不可能控制提名委员会,确保了上述平等性的实现。

        对于反对派指他们在香港社会有很多人支持,却不能成为行政长官候选人,就不合理;张荣顺则反驳,“我说反对派的人不能成为行政长官候选人,不仅合理,而且是历史的正义,现实的公正。”

        他批评“反对派企图通过普选夺取香港特区的管治权,进而把香港变成独立政治实体或者推翻中央政权,我们要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就不能让这样的人成为行政长官候选人,不能允许他们通过普选成为行政长官。

  •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