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落区宣传政改遇混乱情况 港官员释疑派单目的

  • 香港卫视
  • 2015/04/23 17:30
分享到:
  • 收藏
  • 11.8万

由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律政司司长袁国强及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组成的“政改三人组”,连同特首梁振英,22日晚到美孚进行第一站政改落区宣传,引来示威者“狙击”包围,而警方和大会纠察马上阻挡示威者。四名高官在多重人墙护送之下,原本两分多钟的路程,最后四人苦苦坚持十多分钟才成功脱困上车。(图片来源:香港成报)

        【香港卫视尹琳4月23日电】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今日(4月23日)出席电台节目后回答传媒提问时指出,政改方案的宣传工作一定要继续做,相信香港仍然有不少市民未必完全知道政府推出的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这次宣传亦印制了以模拟选票为设计的单张,我们印制这模拟选票单张的作用,第一,就是宣传如果通过(方案),两年后可以“一人一票”(选特首);另有一个象征的意义,就是我们希望政府今次的方案会将选票交到几百万选民手上。

        谭志源表示,留意到星期日开始会有一连串反对关于政改方案的落区活动,我们尊重大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香港市民都希望我们以理服人。若要做到这点,起码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向市民表达我们的讲法。市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我们的道理,市民可以接受或不接受我们的方案,但在过程中,希望不同意见的朋友都可以互相尊重。谭志源呼吁,已公开讲过星期六会到几个区跟市民接触和派单张,亦不希望再次见到好像昨晚在美孚般的情况。

        律政司司长袁国强今早出席电台节目后会见传媒时表示,泛民议员一直未能说明若政府提出的方案被否决,何时会再有一个全香港均认为合适、而他们又接受的普选方案,而且他们也没有解释怎样能令香港市民、特区政府和中央政府同意他们的看法。

        谈到昨日到社区宣传方案时情况混乱,袁国强说官员希望与市民直接沟通,解释政府的建议,他呼吁社会人士,无论有什么意见,也应以合法方式表达,不应破坏秩序。他希望社会以理性平静的态度讨论政改问题,尊重不同意见人士发表言论的权利,不希望日后再出现混乱,甚至有人受伤。

        以下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问答全文:

        记者:你刚才多次叫人不要狙击官员落区,其实再落区派传单宣传作用大吗?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向市民解释方案的目标?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我相信(宣传工作)一定要继续做,因为我相信香港仍然有不少市民未必完全知道政府推出的方案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其实我们也有一个简单的信息想跟他们说,就是若我们可以落实这个方案,两年之后大家便可以到投票站,“一人一票”选下一届特首。这是现在的制度没有的安排,而将来会有这安排。这次宣传亦印制了以模拟选票为设计的单张,我们印制这模拟选票单张的作用,第一,就是宣传如果通过(方案),两年后可以“一人一票”(选特首);另有一个象征的意义,就是我们希望政府今次的方案会将选票交到几百万选民手上。我们昨晚在美孚的“第一波”宣传活动,刚才我说了,做不了派单张,因为现场颇混乱。我们决定不派单张,一是因为派不到,二是因为会对负责维持秩序的义工造成很大压力,警察亦需要很多人手。所以我的感觉是,昨晚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有一些反对我们方案的朋友造成秩序混乱。我刚才在节目中亦呼吁,大家的意见可以是很不同,大家亦有充分的渠道表达不同的意见。我留意到他们在星期日开始会有一连串反对我们方案的落区活动,我们尊重大家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香港市民都希望我们以理服人。若要做到这点,起码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向市民表达我们的讲法。市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我们的道理,市民可以接受或不接受我们的方案,但在过程中,希望不同意见的朋友都可以互相尊重。所以在这里再次呼吁,我们已公开讲过星期六会到几个区跟市民接触和派单张,我亦不希望再次见到好像昨晚在美孚般的情况。

        记者:若真的再发生这个情况,届时是否会腰斩宣传?还是会怎样?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在我们的计划中,我们有两、三部分。第一,当然是透过一些mass media,例如电台、电视、海报宣传等这些比较大众的宣传。第二,就是像昨晚我们出席一些团体的活动,包括这个星期六(的活动),而那些我们事前会公布给大家知道,让大家可以在透明度较高的情况下采访,亦可以直接问当区市民对我们方案的意见是怎样。第三,我亦希望透过另一些比较合适的方式在市民的生活圈子中继续推广,包括在未来,我们每星期都有一些活动,透过整个团队,包括副局长、政治助理,到十八区不同地方作宣传或派单张的活动。希望大家谅解,就这些活动,我们未必事前向大家交代具体的时间或地点,主要因为秩序问题,希望大家谅解。但接下来的八星期,我们都会马不停蹄,整个问责团队都会分工合作,做刚才我所说的事。

        记者:(关于日后修改方案)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其实任何修改都是有机会的,任何层次的修改都是有机会的。我昨天在记者会大约提及过,我们整个选举制度是分几个层次的规管,第一是《基本法》的层次,第二是本地立法的层次,第三是附属法例,而第四是选举指引。若我们说的是要修改《基本法》附件一的规定,当然是要启动“五步曲”,即行政长官要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启动修订的程序;即使这次方案能够通过或不通过,这个修订程序也是会存在的。所以(《基本法》)附件一是可以修改的,而这个修订程序也是存在的。但如何修改、具体修改些什么环节,便要启动修改“五步曲”的行政长官在谘询过程中提出。

        若指本地立法所规管的环节,例如提名委员会组成、选举方式、怎样点票等这些比较具体的运作,在本地立法规定时,便依照我们现时一般本地立法的修订,即特区政府经谘询后,提交条例修订草案到立法会,在席议员过半数通过便可。

        第三是一些附属法例。现时行政会议或选举管理委员会可作一些具体监管的,例如申报开支的规定等,很多这些在附属法例中所规管的,将来亦会用一个简便的方式,选举管理委员会和行政会议也可以修订。

        所以我们说整套优化,分为不同层次的修订,便用不同层次修订的程序来应用。但刚才我所说,每个层次修订的程序都继续存在、继续可以应用。

        记者:即政府一直提出的优化是不只……?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没错,因为(《基本法》)附件一那个(修改),我们昨天特别强调,即使在(《基本法》)附件一规范的元素,都可以透过(《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条的修订程序在未来由行政长官启动“五步曲”来修订。

        记者:你刚才提到梁家骝的票你们也会去争取,其实是否现在“撬”不到泛民的票之余,还在“箍”建制派的票方面也没有信心?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其实我们也说一日未到投票,什么事也可以发生,所以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对我们称之为建制派的议员有一个不公道的处理,觉得我们不需要尽力拉他们的票,他们也会自动给票予我们。所以我们也要与他们一直保持沟通和联系。梁家骝医生的取态也是比较倾向听从业界的取态,所以我留意到昨天的新闻报道,他也说要再留意业界内的情况。所以我们要与梁医生保持联系,同时也要与医学界保持联系,我们要做几手的准备,包括同时向议员相关的业界争取支持,从而令代表相关业界的功能界别议员也能有多一个参考民意的地方。

        记者:方案说最少可以有五个人“出闸”,其实这个数是否骗人?因为其实是可以少过五个的。是否出现这个情况的话就要重来?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我每次听到这个说法,尤其是我局有些同事这样说,我也会纠正他们的说法。最正确的说法是我们在制度上容许最少有五个参选的名额,最多有十个参选的名额,但这些名额是否能用尽,要视乎每一届有没有人真的“落场”去选,有没有人有兴趣选,有没有人够门槛的要求去选。所以“椅子”是可以有的,但“椅子”未必一定可能坐得满,所以这是“椅子”和人的分别。我没记错的话,谘询报告的用字也是比较小心,我们是用“有五至十个参选名额”。

        记者:如果真是少过两个人“入闸”会怎样处理?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谢谢你这个问题。我们说整个提名程序在“8?31决定”是最少要有两个,最多有三个候选人,所以整个包括“入闸”的程序也要保证到“出闸”的时候,最少要有两至三个(候选人),所以如果在“入闸”时成功取得120名(委员推荐)的只有一个,我们便要重头开始。如果没有人够120名(委员推荐),也要重头再来。如果只有两个(取得120名委员推荐),那我们其实也没有办法,就只有两个(参选人)可以“入闸”,那“出闸”时就要看这两个是否也取得过半数(提名委员会全体委员支持)。如果这两个(参选人)去到“出闸”时只有一个过半数,那又要回头再做一些程序。因此,我们昨天解释整个选举程序中有不少地方可能需要重头再来,所以整个制度上在设计时要预备这些不可或知的情况,我们所需要的时间是长的。有些情况我们必须有所取舍,不能让整套的选举时间过长,以致换届时,不能够在七月一日有新的行政长官上任,那在制度上是不行的。所以必须保证七月一日(新的行政长官)上任,之前的程序我们要编排得好些就是这个原因。谢谢!

        以下为律政司司长袁国强问答全文:

        记者:昨日落区时遇到较混乱的情况,会否担心落区其实无法与市民沟通,令你们原来想做的工作做不到?

        律政司司长:我们落区当然希望与市民沟通,希望向市民解释政府现时的建议,亦希望藉此机会向大家作呼吁,无论大家对政改的建议或政改的事情有什么意见也好,表达意见时,应该合法、依法,以及不要破坏秩序,任何人在行使他的言论自由时,也应该有这考虑。而且我们经常说民主,我们亦要尊重不同意见人士发表他们的言论或意见的权利,所以不希望我们往后再落区时,出现混乱的情况,更不希望出现混乱情况时,任何人有不必要的受伤。其实昨日亦有些同事的脚被践踏了很多次或被撞到,这对大家也不好,甚至很可能反对政改人士本身的人身安全也应该顾及,所以希望大家在政府往后落区时,也给予我们空间,大家可以比较理性和平静讨论政改问题。

        记者:你昨日是否觉得自己仓皇离开?是否政府低估了落区的难度和被狙击的机会?

        律政司司长:我觉得不是仓皇离开,反而我觉得辛苦了在场维持秩序的纠察,亦辛苦了警方前线同事,因为他们真的很努力希望仍然在混乱情况下维持秩序,亦不希望有人受伤,所以在此多谢前线同事、前线警方同事的努力,亦多谢当时在现场帮忙维持秩序的纠察。你的问题很好,亦希望藉这问题带出,重申刚才所说,即使反对政府建议的朋友,也不应该用任何破坏秩序的手法,令他人有可能人身安全受影响。

        记者:会否觉得违背了你们落区的原意?原来想听市民声音,但昨日根本一个市民的声音都听不到。

        律政司司长:是否违背见仁见智,但我们仍然做到宣传工作。若你说令我们的效用减低的话,这不是政府所造成的,而是那些令秩序受破坏的人士造成,这亦是为何我刚才在此呼吁,他们要主张他们的言论自由之余,他们亦应该同时尊重他人的集会自由、他人的言论自由。不可以因为他有很强烈的看法,便不准其他人发表他们的意见。所以希望他们往后真的就这些事情三思。

        记者:可否解释为何指泛民的反对没有客观理据?

        律政司司长:其实我刚才都说了,到今日为止,似乎他们的说法也是说人大“8.31”决定基础上的建议,他们也会反对,但我们已多次解释“8.31”这决定是考虑了香港现时的政治现实环境,也考虑了整体,无论是法律上,或其他方面的因素,包括各个界别的利益、各个界别的考虑下作出的决定。而且中央亦说得很清楚,人大“8.31”决定是不可撼动。在这情况下,我们要考虑的,不单是法律空间,也要考虑香港现在面对的环境,也要考虑政治现实,所以我们在做政改工作时,我们不能只单一考虑某一界别,或某一些政治意见的团体或政党的看法或理念,我们要的是兼顾香港不同界别、不同政治意见的人士。所以在这情况下,若我们否决,泛民议员到今天为止也没有告诉我们,他们有什么把握在否决后,如何令香港往后可以有普选。换言之,简单来说,若今次否决二○一七年我们提出的建议,何时可以达到一个全香港可以认为是合适的、他们又认为可接受的普选方案呢?完全没有很实质的解释,他们可以怎样做,他们可以做到什么,令香港特区政府、香港市民、中央会同意他们的看法。若然没有,如我们今次否决,往后如何呢?是否真的令二○一七年后更难或有普选的机会更低呢?这不单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亦正如我刚才在电台节目所说,我们今次若不通过普选方案,下一代人问我们,为何当时不通过?为何当时不令下一代可以出来投票呢?这我们亦要向我们的下一代负责。谢谢。

  •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游玩维也纳必做的六件事
环球网 201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