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时隔5月再应约见安倍
- 东方早报
- 2015/04/23 09:11
-
收藏
-
13.5万
4月22日,雅加达,习近平应约会见安倍晋三。日本外务省称会面持续了半小时。
■ 强调历史问题是事关中日关系的重大原则问题
■ 日本国会议员集体“拜鬼”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雅加达应约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中日关系交换意见。
这是继去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峰会期间两人会谈后,中日首脑时隔约5个月的再次会面。
习近平指出,处理中日关系的大原则,就是要严格遵循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确保两国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去年双方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历史问题是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的重大原则问题。希望日方认真对待亚洲邻国的关切,对外发出正视历史的积极信息。
安倍当天稍早时在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时发表的讲话中,对二战历史表达了“深切悔恨”,但并未重复表达前首相村山富市曾经作出过的明确道歉。
而就在中日首脑会面的同一天,超过100名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参加靖国神社为期三天的春祭。中韩外交部双双发声,对此坚决反对。
对二战“悔恨”但没致歉
习近平在会见中强调,中日双方要彼此奉行积极的政策。我们愿意同日方加强对话沟通,增信释疑,努力将中日第四个政治文件中关于“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共识转化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双方要继续开展各领域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认知。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和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
习近平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希望日本同中国一道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走下去,共同为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两国领导人要为此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安倍晋三表示,很高兴再次见到习近平主席,我十分希望改善日中关系。日中关系发展有利于两国人民和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完全同意日中两国发展互不构成威胁。日方愿意落实双方去年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积极推进两国各领域的交往与对话,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我和日本内阁已在多个场合承诺,愿继续坚持包括“村山谈话”在内以往历届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认识。这一立场不会改变。日本决心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日方认识到亚洲地区对基础设施投资有巨大需求,愿基于这一认识同中方探讨有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问题。日本外务省透露,习近平和安倍晋三会面半小时后离开会议室。
由于历史原因、钓鱼岛主权争议和日方将中国视为区域竞争对手,中日关系近年来持续冷淡。此次再次实现会见,日本舆论普遍认为这成为日中关系解冻的最新迹象,可能促进双方谨慎修好;由于安倍下周访美,此举可能还旨在向美国总统奥巴马展示日本为改善日中关系所做的“努力”。
不过,雅加达峰会的一张领导人合影显示,印尼总统佐科的两侧分别是习近平和安倍晋三。他们观看印尼传统舞蹈表演时,习近平和安倍晋三仍分坐在佐科两侧。
中韩再批日方历史观
22日在雅加达开幕的亚非领导人会议同时在纪念60年前促成亚非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万隆会议,安倍在发言中提及了该次会议中订立的和平共处原则,但对二战所表达的歉意比起此前的日本领导人有所减弱。
“日本带着对过去的战争深切的悔恨,承诺在任何状况下都将继续作为一个坚守这些原则的国家。”安倍在发言中说。不过他并未像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万隆会议50周年峰会上那样,沿用“村山谈话”原文表明对“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由衷道歉”。
4月20日,安倍在日本富士卫星电视台一档访谈节目中曾暗示,今年8月发表的“安倍谈话”中将可能不会对“殖民统治和侵略”发表道歉的字句。他声称,此前已经表示过会继承此前内阁的历史认识,因此没有必要再老生常谈。
同样在22日,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团体“大家一起参拜靖国神社”100多名国会议员当天上午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供奉在世界大战中死亡的日军,其中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二战时期甲级战犯,一直被中国、韩国等视为日本不愿正视侵略历史以及军国主义态度的象征,美国也将之视为不必要的挑衅而不鼓励日本官员参拜。
当天参拜的人不包括安倍内阁成员,不过安倍此前一天以“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名为“真?”的祭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2日在北京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日本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洪磊说,在二战结束70周年这一敏感年份,希望日本政治人物秉持正确历史观,多做有利于同亚洲邻国实现和解、增进互信的事,而不是相反。
韩国外交部22日称,继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1日向美化侵略战争的靖国神社供奉祭品后,22日日本国会议员又集体参拜靖国神社。对此,韩国政府深感失望并表示愤慨。评论指出,战争结束已有70年,当下的日本政治人士依旧一意孤行地向象征帝国主义侵略历史的靖国神社供奉祭品或进行参拜,这表明日本至今还未正视历史。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