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反水货客等影响 香港首季市道走弱
- 新华社
- 2015/03/30 15:40
-
收藏
-
10.7万
香港首3个月的零售表现逊色,1月份零售额下跌14.6%,是2003年非典以来最差;3月份市道继续放缓,有商铺表示生意惨淡,甚至考虑结束营业。业界分析指,春节传统旺季未能带动本地零售向上,而持续的反水货客活动直接影响游客对香港的观感,加上欧元和日圆贬值,以及有关方面正研究收紧“一签多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令香港这个“购物天堂”的吸引力进一步削弱。
根据观察,近日无论香港的大型购物商场,还是大街上的药房、服装店、化妆品店等,都明显不像以往那般人头涌涌。面对丁财皆不旺的境况,商店老板感受至深。
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刘爱国告诉记者,自春节期间到现在,持续有关反水货客活动发生,位于游客区的药房生意艰难,屯门和旺角区的店铺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有药房表示一整天都做不到一单生意”,刘爱国表示,有个别药房向他反映,整体生意额大跌五成,主要因为游客都不敢来香港,没有生意,令他们十分头疼,甚至有店主表示考虑结束营业。
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去年访港旅客数字有6084万人次,同比上升12%,其中内地旅客占77%,达4700万人次;过夜旅客人次有2700多万。虽然如此,但旅客消费力减弱,过夜旅客的人均消费跌近2%,只有约7900港元,是8年来首次下跌。
香港旅发局总干事刘镇汉早前表示,过夜旅客消费下跌,主要因为内地打击贪腐,以及内地旅客消费模式改变等;而美元强势、日圆和欧元贬值等则令海外旅客减少消费。
零售股表现也反映出香港零售业持续走弱。自上月底以来,化妆品专卖店莎莎股价跌16.85%;珠宝首饰方面,周大福和六福分别下跌12.21%和13.62%。
有投资银行分析指,香港零售股3月份表现逊色,除了环球经济因素外,部分原因与反水货客示威有关,目前访港内地旅客当中,即日往返的占大多数,他们也成为了零售增长的重要动力。
莎莎今年首两月销售微升3%,3月份情况相若,不算理想。至于店铺受反水货客影响的情况,他们回应记者查询时表示,目前各地区的分店如常运作,若有暴力事件发生,首要保障顾客和员工安全,并因应情况报警求助。
据了解,近月销情也只属一般的六福珠宝,在租金高企而生意未能追上的情况下,可能会将现有两个位于铜锣湾的店铺,搬往同区但租金较低的地段继续经营。
有零售分析员向本地媒体表示,自反水货客事件发生之后,新界沙田购物商场的人流大幅下降,其中位于沙田新城市广场的一田百货,3月首两星期生意放缓,销售额下跌6%。另外,日韩等货币贬值,令旅客转移到该些地区消费,预料香港上半年零售表现仍会受各种不利因素拖累,可能要到半年才重现升幅。
除了零售数字,酒店入住率也反映香港对各地旅客受欢迎程度正在下降。酒店业界表示,今年春节期间酒店入住率同比下跌,接下来复活节假期的预订情况也不如去年理想,房租因而跌15%。复活节并非内地传旅游旺季,可见对香港却步的还包括海外旅客,业界认为有关方面应该加紧打击反水货客活动,以挽回游客对香港的信心。
旅游业议会主席胡兆英表示,春节之后议会登记团队的内地旅客较去年同期跌逾30%,东南亚旅客跌20%,除了因为近期美元强,以及其它邻近地区的宣传较多外,也与近期发生的反水货客行动有关。议会担心如果情况持续,全年旅客数字可能下跌4%至5%。(记者 张雅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