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大声明:两地生“骂战”事件并不存在
- 新华社
- 2014/10/16 10:48
-
收藏
-
12.2万
香港城市大学15日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城大内地与香港学生爆发“骂战”事件,只是部分同学对授课和课程安排有意见,并且在协调后已获解决。所谓的“骂战”事件并不存在。
据香港媒体报道说,香港城市大学一个硕士课程的内地学生,选读了注明以粤语授课的“中国文化要义”,上课时却要求老师改用普通话授课。这引发内地与香港学生“骂战”,结果要出动系主任到场调停、认错,老师则改以“双语授课”,并特别为内地生加班补课,还有本地生指课程进度大受拖延。
对此,授课教师陈学然在一封发给同学的电子邮件中表示,?于班里有六成多的学生来自内地,并且大部分来自华北地区而完全听不懂广东话,他在第一周授课时,因应实际情况,在广东话授课之余,在一些关键的内容上用普通话再讲解一遍。他表示:“在我个人看来并不构成同时用粤普双语同时进行授课的问题,而这也未对我第一周的讲学进度造成明显的影响。”
第一周下课后,有5位香港学生和两位内地学生留下来,与教师讨论授课语言问题。香港同学担心一旦用普通话作过多解释,会影响教学进度;内地同学也表示会尽快学习广东话以求早日融入粤语授课环境,希望香港同学能谅解。
陈学然在广泛聆听香港和内地同学意见,并与不少同学邮件讨论相关问题后,决定于第二周开始继续按照课程要求用广东话授课,但也在一些关键或较艰深的内容上用有限度的普通话解释。此外,他还额外设立了一个普通话解答问题的环节,前后共三次,第一次出席者较多,第二次有六位,第三次有五位同学。
他强调,自第二周(9月12日)开始直至10月9日为止,并没有任何一位同学再向他反映有关本课程的教学语言问题。他个人认为有关教课的语言运用模式已为大家接受,相关安排应该是恰当的。“故在未来,我在课堂上会继续维持用广东话授课的模式,但对个别较深奥的思想概念会辅以普通话讲解。”
对于有关“中国文化要义”的教学语言问题,香港城市大学也作出澄清表示,城大在开办课程时,考虑不同学生的需要(包括语言方面)而作出相应安排。为此,中文文学硕士课程的“中国文化要义”科目已事先告知学生上、下学期均可选修;上学期以广东话授课,下学期则采用普通话授课。学生可按个人需要及进度,选择修读有关科目。城大欢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前来学习,并致力为每一位同学缔造一个理想和谐的学习环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