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开启高效模式:抓人、免职、顶岗十小时内完成
- 大公网
- 2014/09/18 16:38
-
收藏
-
11.7万
大公网昨日(17日)先于中纪委网站半小时刊发独家消息,江苏连云港市委书记李强在当日中午11点被纪委“秒杀”,此消息旋即在江苏官场掀起不小波澜。
李强今次被“斩落下马”是近期江苏反腐连续剧中的重要一幕。四天前的9月13日,南京市委常委、建邺区委书记冯亚军在会场上被纪委带走调查,而李强也曾任建邺区委书记一职。据悉,冯亚军或涉季建业案,季此前是南京市市长,也是江苏在“习李反腐风暴”中落马的唯一省部级官员,李强则成就了江苏落马的第一个地级市一把手。
江苏是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地,也是十八大后最后一轮被巡视的地方之一,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冯亚军和李强是此轮中央巡视组的成果。
另据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主办的新华报业网17日21:01报道,江苏省委决定,杨省世任连云港市委书记(此前任镇江市委书记),免去李强的连云港市委书记职务。据此,李强从被办公室带走到免职到职位被替代,总共用时不到十小时,这无疑开启了中共反腐的高效模式,纪委系统和组织系统进行了无缝对接。
在十八大之后的反腐剧目中,上述高效模式或在时间上是一个创举,尤其在落马的正厅级及以上官员序列中。此前从被纪委宣布调查到免职需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以江苏“老虎”季建业为例,2013年7月17日宣布调查,而免职时间在7月19日,更早前的四川“老虎”李春城从宣布被调查到免职则用了整整一周时间。
至于“顶岗”时间则更是漫长不一,长则半年以上,短则几月有余,最快也要几日内完成原职补缺。在目前地方“四套班子”正职中有一个极其醒目的空缺职位,就是四川前政协主席李崇禧于2013年12月底被查后留下的虚位,截至目前已超九个月时间。
国资委前主任蒋洁敏落马后原职顶岗者张毅在三个月后到位,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落马两个月后被补位,西宁市原市委书记毛小兵的职位在其落马20天后由青海省委副书记王建军兼任,与李强同级别的山西吕梁原市长丁雪峰接任者要等到三个月后才到位,而上文提到的季建业接替者缪瑞林是在两个月之后被任命现职。
由此,正厅级李强在十小时之内完成被抓、被免职、被顶替三步走确显耀眼。
反腐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各个维度的因素,尤其是落马官员的原职人选,需要权衡各方利益,以长远计,以地方发展计,以当地整体官场环境计。因此,纪委和组织部门的前后衔接往往会出现一个“断档期”。
20天前的8月29日,人民日报“党报评论君”刊文《中纪委发力 忙坏组织部》,文章形象生动描述了两大党内强势职能部门在反腐风暴下的工作状态。中纪委负责“拔萝卜”,中组部负责“填坑”,纪委系统强力“打虎拍蝇”,组工系统卯足了劲“善后”及改革从政环境。
经过近两年的高强度磨合,时下的两大实权部门至少在流程衔接上有所突破,用高效的方式弥补了人事“断档期”,也缓解了因此而带来的地方官场负面情绪。这或许在未来即是一种反腐大格局下的新常态。(大公网评论员 马俊茂)
李强今次被“斩落下马”是近期江苏反腐连续剧中的重要一幕。四天前的9月13日,南京市委常委、建邺区委书记冯亚军在会场上被纪委带走调查,而李强也曾任建邺区委书记一职。据悉,冯亚军或涉季建业案,季此前是南京市市长,也是江苏在“习李反腐风暴”中落马的唯一省部级官员,李强则成就了江苏落马的第一个地级市一把手。
江苏是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地,也是十八大后最后一轮被巡视的地方之一,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冯亚军和李强是此轮中央巡视组的成果。
另据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主办的新华报业网17日21:01报道,江苏省委决定,杨省世任连云港市委书记(此前任镇江市委书记),免去李强的连云港市委书记职务。据此,李强从被办公室带走到免职到职位被替代,总共用时不到十小时,这无疑开启了中共反腐的高效模式,纪委系统和组织系统进行了无缝对接。
在十八大之后的反腐剧目中,上述高效模式或在时间上是一个创举,尤其在落马的正厅级及以上官员序列中。此前从被纪委宣布调查到免职需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以江苏“老虎”季建业为例,2013年7月17日宣布调查,而免职时间在7月19日,更早前的四川“老虎”李春城从宣布被调查到免职则用了整整一周时间。
至于“顶岗”时间则更是漫长不一,长则半年以上,短则几月有余,最快也要几日内完成原职补缺。在目前地方“四套班子”正职中有一个极其醒目的空缺职位,就是四川前政协主席李崇禧于2013年12月底被查后留下的虚位,截至目前已超九个月时间。
国资委前主任蒋洁敏落马后原职顶岗者张毅在三个月后到位,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落马两个月后被补位,西宁市原市委书记毛小兵的职位在其落马20天后由青海省委副书记王建军兼任,与李强同级别的山西吕梁原市长丁雪峰接任者要等到三个月后才到位,而上文提到的季建业接替者缪瑞林是在两个月之后被任命现职。
由此,正厅级李强在十小时之内完成被抓、被免职、被顶替三步走确显耀眼。
反腐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各个维度的因素,尤其是落马官员的原职人选,需要权衡各方利益,以长远计,以地方发展计,以当地整体官场环境计。因此,纪委和组织部门的前后衔接往往会出现一个“断档期”。
20天前的8月29日,人民日报“党报评论君”刊文《中纪委发力 忙坏组织部》,文章形象生动描述了两大党内强势职能部门在反腐风暴下的工作状态。中纪委负责“拔萝卜”,中组部负责“填坑”,纪委系统强力“打虎拍蝇”,组工系统卯足了劲“善后”及改革从政环境。
经过近两年的高强度磨合,时下的两大实权部门至少在流程衔接上有所突破,用高效的方式弥补了人事“断档期”,也缓解了因此而带来的地方官场负面情绪。这或许在未来即是一种反腐大格局下的新常态。(大公网评论员 马俊茂)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