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指“出闸”门槛合理 过半数符民主原则
- 大公网
- 2014/08/28 08:52
-
收藏
-
11.1万
政改步入关键时刻,关于本港政改的决议草案昨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据悉,决议草案的内容包括提名委员会需参照选委会按四大界别分组组成、候选人人数大约为2至3人,亦要获得提委会过半数支持,才能“出闸”。本港各界普遍认为“出闸”的门槛合理,符合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希望各方尊重人大的决定,勿?用激烈的对抗方式走向极端,否则只会令普选落空,政改原地踏步。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勇表示,中央官员在过去的日子不断强调,普选必须要依照基本法和人大常委会的决定进行,所以特首选举草案提及这些共识是天经地义。他指出,假如地方首长不维护国家安全,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守法是核心价值,希望人大决定能够令社会更聚焦讨论政改,让社会重回正轨。
陈勇又说,提名门槛需要过半数是没有问题,因为少数服从多数是社会共识,这个原则具有权威性。至于候选人只有2至3人,陈勇指出,这是一路以来的候选人数目,以往三届也是2至3人,约定俗成,也是合情合理。他强调,“餐餐都系食三碗饭,限食三碗饭有咩问题?”
候选人数目得到认同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观塘区区议会主席陈振彬表示,四大界别是香港社会的缩影,特首候选人要保证得到各界的认同,过半数出闸是合理的要求。他说,纵观香港回归以来的?次选举,候选人数目多为2至3人,得到社会广泛认同,故此次亦不宜有太大变动。
他重申,中央真心诚意希望香港落实普选,亦希望香港的民主发展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希望社会能够理解,勿走向极端的对抗。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长杨耀忠认为,过半数出闸的门槛属于合理范围,正如基本法明言,行政长官选举要按照民主程序进行,而民主的基本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不是过半数,就很难体现出民主;至于特首候选人方面,如人数过多不仅会因多次选举而浪费社会资源,且会令一般不熟悉候选人背景的市民“眼花缭乱”,造成混乱。
他又说,全世界大部分的民主选举最后都是两人竞逐,很少可以有四至五个,此次最后若定为2至3个是合情合理。
落实普选有正面作用
工联会副会长黄国健表示,委员会草议内容提到几点共识,如普选要依照基本法和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特首需爱国爱港、落实普选对社会有正面作用等,这些都是可以预期。他指出,人大常委会审批决定草案是应有之责,也是政治正确的方向,而人大决定时,必然会考虑各种因素,例如保持香港社会稳定。
至于有消息指候选人有2至3名,而提名门槛需要过半数,黄国健表示,人大当然有权作出这样的决定,因为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而人大决定需要有指导性的作用,人大草拟报告时亦会考虑国家安全问题。他指出,香港受各国政治势力的影响,所以作出上述决定没有问题。
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刘展灏表示,目前社会政改气氛凝重,反对派以激进的方式去争取普选,难以达成共识,中央为保障国家安全,相信会选择较为保守的方案。他希望各方都能够尊重人大的决定,勿?取激烈的对抗方式,否则香港的政改难有出路,广大市民希望的普选亦难以落实。(记者 冼国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