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沈家聪:占中搞手唯一要做的就是公开帐目

  • 大公网
  • 2014/08/06 09:32
分享到:
  • 收藏
  • 14.0万

  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反对派到底有没有收取巨额政治献金,公众眼睛一目了然。纵使反对派政客如李卓人、毛孟静、涂谨申之流不断发表澄清声明,但始终无法消除市民越来越强烈的质疑与不信任感。一如公民党昨第二度发出的声明中所言,如今反对派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如果“?中”以及各大政党真的没有收受任何来自于黎智英的“政治献金”,那么挽狂澜于既倒,最好自证清白的做法,就是向公众公开所有银行收支帐目。如果一再以“保护捐款人利益”为藉口拒不公开,则无异于承认被“黑金”收买的事实。

  “黑金”全面收买“泛民”

  “黑金”事发连番被曝光,反对派的表现,只能用一个“丢脸”来形容。在种种证据面前,李卓人等可以不知廉耻地一再以谎言去逃避责任,其态度之虚伪狂妄、应对危机能力之差劣低能,已经不单影响其自身政治前途,更对整个反对派阵营产生极其深远的负面影响。更何况这一局面更是“622”七十万投票之后出现的,可以说,反对派耗尽数百万“黑金”构建出来的“气势”,被李卓人等的表现彻底给打残了。

  作为事件的主角黎智英与Mark Simon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回应,更遑论公开详尽的交代了。“给钱”的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等同“默认”,收钱的否认再否认等同不打自招。那些平日以“中立客观”面目示人的所谓专栏作者、独立评论员,如王永平之流,更是深受其害。要么被“噤声”,要么避重就轻打出悲情牌,然而,纵使他们已经出尽了力气去试图保护李卓人等,但最终难免将自己仅馀的公信力同陪葬。

  更耐人寻味的是,黎智英控制下的《苹果日报》昨日刊出一篇十分诡异的“苹论”,写手是林本利,以罕见的论调狠批李卓人等的做法。文中这么写道:“过去泛民议员一直站在道德高地,指摘官商勾结,官员滥用公款,公职人员以权谋私,行为失当,收受利益而没申报。现在几名议员被揭发私下收受捐款而未有申报,实在很难自圆其说,令公众相信他们的事后解释。泛民各党派及一众议员若不全面反省及交代,痛定思痛,作出改进,即使黎智英继续捐款支持民主运动,相信效果只会越来越薄弱。”

  《苹果》欲模糊焦点

  一天之前还在大力替反对派鸣冤,一日之后何以一百八十度转??如果说这是黎智英“弃车保卒”的做法,也不难理解。黎智英或许发现,与其任由事件的无限发酵下去,不如转移话题,从事件本质“黑金”问题,转到李卓人等的“处理手法”问题。表面上是在批评“泛民”议员,实际上是在模糊黎智英操控“泛民”事件的本质,欲减轻“黑金”对“?中”这一民主大业的伤害。相信随?事态的不断演进,类似的评论亦会不断出街,王永平之流必定再加上一些“恨铁不成钢”的“独立评论”,替“?中”鸣锣开道,替“?中”鸣冤。

  然而,这种转移视线、模糊焦点的做法毕竟是权宜之计,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此次曝光的材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未来很可能还有更多的负面新闻曝光。黎智英弃车保卒的做法固然可以发挥一些作用,但从根本而言,唯一能转变公众负面观感的做法就是,开诚布公,有多少交代多少,而不是像李卓人那么“挤牙膏”式交代。

  以“?中”为例,媒体曝光的内容显示,黎智英最少捐出三百五十万元作为“?中”的经费。但“?中”发起人之一陈健民昨日在一个电台节目却表示,从来没有收取有关捐款,但不排除黎智英为宣传?中花费300多万,因为?中没有为宣传全民投票的活动作统筹,而坊间有不同团体,如真普联及学民思潮都有自发宣传。陈健民又说,?中收取的700万捐款中,没有黎智英或壹传媒动画商务总监Mark Simon的捐款,他指黎智英曾捐出3笔款项,但全部都没有作民主运动之用。

  陈健民狡辩苍白可笑

  陈健民的这番辩解,可以说是典型的“狡辩”,当中矛盾犯驳之处叫人感到实在太过可笑。第一,什么叫不排除黎智英捐款给“?中”宣传统筹之用?如果没有巨额的广告资金投入,包括在闹市街头的巨型户外广告、连日的报章广告,甚至是美国的报章广告,“?中”电子投票能够成功吗?谁又会相信,陈健民及其他两名“?中”发起人不知道黎智英的“慷慨捐助”?这笔钱本应算在“?中”身上。以立法会选举为例,如果黎智英投钱替公民党候选人做广告,其广告开支不也同样计入公民党的选举经费?陈健民身为学者,第二,一方面称“?中”从没收到黎智英款项,另一方面又指曾收到黎智英3笔款项,但“全部没有作民主运动之用”。到底有收还是没收?一个如此简单的事实也要弄得如此复杂,岂不可笑?

  事到如今,黎智英以“黑金”全面操控“?中”的事实已经十分清楚,市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请由证据来说服公众。“?中”如果真没收到黎某人的献金,那么,口说无凭,请公开“?中”的所有银行收支帐目。有了帐目,真相也会大白。

  •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