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传谣治得严:未经核实转发也违法

  • 燕赵都市报
  • 2014/05/28 09:28
分享到:
  • 收藏
  • 15.7万

        在网上未经核实转发别人的信息,算不算违法?

        河北达公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宏告诉记者,从法律上界定,凡是与事实不符的信息都是虚假信息。网络是一个公共场所,不论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朋友圈,还是传播对象更广的微博、论坛等,在公共场所如果传播虚假信息,自己未经核实也是属于违法的。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13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其中规定散布谣言类违法行为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而对于一些带来严重后果的谣言,同年9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最高可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2012年,就有一网站经营者因发布“保定252医院确认一例非典”的虚假信息,被依法劳教两年。

  就新近发生的“保定出现H7N9疫情”一案,5月25日,唐县警方对造谣传谣的两名网民予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不论是通过传统的口耳相传,还是现代的新媒体渠道,谣言的传播主体仍然是人。想要减少网络谣言的危害,网民的作用十分关键。

  杨新河认为,网民在享受现代网络传播的快捷便利和网络言论的相对自由的同时,也要强化公民守法意识,时刻不忘公民责任。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实,同时又可能引起巨大影响的信息,要多问个为什么,不盲目跟帖。不仅自己不造谣,也不信谣,不传谣。谣言止于智者,也止于责任。

  分析:

  网络平台应建辟谣机制

  据业内人士介绍,网络制造谣言的人大多分为两种,一种属于随意改编各种网络谣言,有的出于好奇,有的以讹传讹,有的纯属泄私愤。另外一种就是一些网络公关公司、网络抄手联合一些大V,通过造谣炒作牟取利益。

  对于后者,韩立新分析其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行业竞争,一种是有意要造成社会问题。

  对于这些造谣者的治理,韩立新认为,除了要从法律上进行打击和惩罚,作为谣言传播主要“阵地”的网络媒体、新媒体,还应该建立相应的辟谣机制。

  对此,杨新河建议互联网企业应加强合作,建立辟谣联盟和网络把关人制度。网络谣言的传播是跨媒体和平台的,各大主流新闻门户网站,社交网站和微博网站等不同的互联网媒体形式应加强合作,探索辟谣合作机制,共同公布权威信息,从源头上遏制网络谣言的产生。

  •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