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清明将至网上刮起"代客扫墓"之风 给人300元帮忙哭

  • 中新网
  • 2014/04/03 14:03
分享到:
  • 收藏
  • 18.2万

  文/记者吴城华、彭筱璐、刘文彬

  电影《私人定制》当中,顾客只要花钱,任何事情都可以定制,其中“代客扫墓”的情节尤其让人记忆犹新。而现在清明将至,网上也刮起了一股“代客扫墓”之风,“500元扫墓,300元代哭……”明码标价的“代客扫墓”业务已然商业化。

  尽管有市民对“代客扫墓”表示理解,但大部分市民则认为太拘泥于形式,没有达到扫墓真正的目的。东莞民俗专家张铁文则表示,古代也有“代扫墓”,但都是叫亲朋好友或者村里人,如果花钱请一个非亲非故的人扫墓,那就失去了祭拜的意义了。

  没空返乡雇人拜祭

  今年清明,家乡在湖北襄阳的罗淑韵一家采用了网络代客祭祀的方式扫墓。作为新莞人,罗淑韵全家人从十多年前起陆续迁移到东莞定居。由于清明很难抽出时间,回乡扫墓成为奢望。

  “最近听说有网络祭祀,今年发现家乡也有了这项服务,决定尝试一下。”罗淑韵说,在网上选择了一家代客扫墓的代理,交费500元,项目包括扫墓鞠躬拜访鲜花,最后还会将扫墓的情况拍照和做成视频给客人。

  罗淑韵表示,扫墓肯定亲自去好,但是今年全家人实在抽不出时间,出此“下策”实属无奈。

  “代客扫墓”生意一般

  “为各位因事因公不能回家、需向已故亲人略尽孝心、祭拜,我们提供体贴入微的服务供孝子们选择,代扫墓500元,代哭加300元……”清明节将至,但很多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回老家扫墓,一些商家看准时机,开通了“代客扫墓”业务。

  昨日,记者在某著名电商上搜索“代客扫墓”,一共出现了50家店铺,但从网上交易量来看,似乎交易的人并不多。搜索结果显示,销量排名最靠前的是一家上海的店铺,近一个月仅成交了2笔业务,此外还有一家成交了1笔,其他48家店铺的交易量均为0。

  在一家提供扫墓代理的网店,网页上列出了具体的服务内容和收费,并称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服务,比如单人跪下叩头三个,每人增加100元等,如果顾客需添加其他服务,可再作详细商议。

  顾客大多是年轻人

  上述网店老板郑女士开寿衣花圈店已经十几年,但在网上开店还是上个月的事。

  郑女士说,一般选择“代扫墓”的人都是因为没有时间或者出差在外,而且一般也只是做本地生意。“当然如果加价的话,也可以提供非本地的远程服务。”郑女士说,他们有一个服务团队,因为行业比较特殊,所以大部分都是男性工作人员。

  郑女士说,清明节临近,生意多了很多。“我们的服务也是很齐全,除了一般的扫墓还有‘代哭’,不过需要加300元,但选择这个项目的人并不是很多。”郑女士说,现在来看,选择“代扫墓”的人大多是年轻人,也有一些不能回家的海外华侨。

  声音:

  市民:拜祭还是要亲自上阵

  对于“代扫墓”,记者在东莞市区随机采访发现,大部分市民都表示不赞同,但也有部分市民表示理解。“清明只有那么两天假,哪有时间回去扫墓啊。”来自甘肃的姚女士说。

  来自江西的李先生说:“让别人帮忙肯定不行,自己亲自回去烧烧香啊磕磕头啊,这样才能显出诚心啊。”

  专家:“代扫墓”不会成为主流

  “古代也有‘代扫墓’,但一般都委托亲朋好友或者同村人。”东莞民俗专家张铁文认为,扫墓这样的事最好还是自己去,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以委托亲人或者朋友,也可以在网上拜祭。“如果只是为了形式,花500人找一个非亲非故的人去扫墓就失去了祭拜的意义了。”张铁文说。

  东莞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阎江则认为,要用宽容的态度来看待“代客扫墓”这种现象,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由于人口迁徙,这种现象比较突出。阎江表示,中国传统习俗强调血缘,强调地方性,所以春节清明这种传统节日的核心要义还是要亲自到场。不过,他也表示,有些人确实不能亲自回乡祭扫,“代客扫墓”也不失为一种新的选择。

  但阎江表示,“代客扫墓”这种祭扫方式不会成为主流,充其量是作为主流选择的一种补充。有人提供这种商品服务,说明它有市场,但花钱可以买来形式,却很难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真正的情感。

  •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