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政府该如何看待网络词语

  • 东北新闻网
  • 2014/03/27 15:55
分享到:
  • 收藏
  • 19.4万

  戴文

  “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网络流行语被限制使用。今后,“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网络流行语将与机关公文、学生教科书“绝缘”。记者昨日从省教育厅获悉,4月1日起,河南省启动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词汇。(中国新闻网)

  网络作为一个近几年来新兴的传播媒体,拥有着大量的使用者,尤其是年强人,网络用语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神马”、“有木有”“坑爹”等,这些就是在网络中被千万网民口口相传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由网民创造的,广泛的出现在日常的互联网交流中,代表了目前的一种互联网文化,网络语言,因其简约快捷、诙谐幽默的特点,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对我们现有交流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今河南省规定禁止在教科书与公文机关文件中出现网络词语,这是一种对规范语言使用的有效措施,汉语标准用法的一种守护,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语言文化一种有效措施。但是一味的禁用是不是有点和时代进步脱节的味道呢?

  笔者也常常使用一些网络语言以便让交流更加轻松,写东西时为了提高趣味性和耐读性偶尔也会加入一些网络词语,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词汇都为大众所熟知,而且许多的网络语言用字与现代汉语传统相勃,容易产生误解。但笔者认为,对网络词汇的使用不应该一棒子打死,每个词汇都拥有一定的“保质期”。如果那些充满活力、正能量的网络词语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是一种值得大家推广的语言创新与填充,我们也可以适当接受。

  然而,像一些“杯具”、“酱紫”、“不明觉厉”等网络语言,对传统的语言文字原貌进行恶意的改变,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理性和警惕。尤其要时刻注意网络语言对正处于语言文字学习阶段的中小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尚不稳定,对语言的辨别能力差,如果平时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随意省略,随意用近音字代替原字,长此以往,汉语的规范化将面临危险,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对待网络词语的使用,即不能一位的禁用,也不能放其自由发展,而是要理性的分析与辨别。这样才能促使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对传统语言的有效补充和创新而得到正常和健康的发展,逐渐提高我们生活中的正能量。

  •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政府该如何看待网络词语
东北新闻网 2014/03/27
价值观维度中的网络语言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4/03/27
禁网络语言 不如好好整治网络暴力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