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家比特币实体兑换店开业
- 新华社
- 2014/11/26 10:07
-
收藏
-
27.2万
香港第一家可以用现实货币买卖比特币的实体兑换店25日宣布开业,这一备受争议的全球通用虚拟货币,将以一种非虚拟的方式在香港与一般消费者见面。
这家坐落于香港九龙柯士甸道的兑换店由一家名为“BitFX”的比特币公司经营。每天上午10点至晚上7点,只要持美元、人民币、港币、加元、欧元等12种货币中的一种,就可以按照实时对美元的比价兑换比特币。开店的当日,兑换1比特币需要376.88美元。
BitFX有限公司副主席吉娜·莱斯利对记者说,经营这家实体兑换店的目的在于,为比特币创造一个全新的实体形象,将数码和实体比特币经验相结合,让比特币更普及、更方便客户使用。
莱斯利表示,比特币在短短几年内成长为全球第一种通用数字化货币,已经形成了一个比特币生态系统,给世界金融系统带来了革命性影响,比特币的下一步发展将致力于让主流社会人群接受和更广泛的使用。
比特币最早于2009年由化名的开发者以开源软件形式推出,采用密码技术由一种被称为“挖矿”的过程产生,主要通过电脑和互联网来交易,可用来交换商品、服务以及其他货币。与以往的虚拟货币的不同在于,比特币与现实货币可以双向兑换。
因为几乎不受全球各国政府的金融监管,加上对传统货币和财富流动的颠覆,对于是否承认比特币是一种货币、是否允许比特币流通,目前各国官方机构仍未达成共识。一些意见认为比特币是一种金融创新,也有意见担心比特币可能会被用于洗钱等非法活动。
中国央行于2013年12月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比特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现阶段各金融机构及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
不过,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今年曾表示,香港政府及各监管机构一直密切留意比特币在本地的使用情况,但特区金管局并没有接到银行发展比特币相关业务的报告,本地银行也没有推出比特币相关投资产品,因此目前并没有出台与中国内地相类似的措施。
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在一次立法会质询时表示,各监管机构一直密切留意这类虚拟货币的发展,确保它们的使用不会对香港的金融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香港极少数的愿意接受比特币的商户中更有人表示,至今仍未有正式收取比特币支付的实际交易。
美国最大的在线购物网站贝宝(PayPal)接受比特币交易,但中国最大的在线购物网站淘宝目前不接受比特币。
“尽管香港目前只有极少数商家接受,但这不影响我们在香港推广比特币,”BitFX行政总裁张泽明对新华社记者说。他称,成立实体兑换店的目的是想让更多人对比特币有更实实在在的体验。“无数案例证明,好的用户体验对于一种商业模式的推广和成功至关重要。”
与比特币经营者的雄心壮志相比,现实主流社会对这种脱离于各国金融监管的虚拟货币仍然充满疑惑。许多参加兑换店发布会的记者对比特币也一知半解,排队体验利用类似普通银行ATM柜员机的比特币自动柜员机开立比特币账户的过程。
张泽明告诉记者,公司将于本周内在香港中环、尖沙咀等地设立5台这样的比特币自动柜员机,2015年第一季度将增加另外的15台。(记者 颜昊)
- 标签: